興化市以數字賦能,智慧農業跑出“加速度”
春耕時節,走進興化市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園,一塊“智慧農作管理云平臺”LED大屏幕格外引人注目。在這個智慧平臺上,不僅可以看到整個園區的全息地圖,還能夠實時查看地塊信息、氣象環境、氣象預報、土壤環境等情況。
興化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園總面積3228畝,建有5G信源以及苗情、蟲情、作物長勢等33套田間智能化監測設備,借助集數據分析、檢測診斷和處方設計為一體的5G+智慧作物管理大數據平臺,可實現稻麥糧食種植“耕、種、管、收”無人農機全流程作業。“我們根據診斷信息,評估為中等以上的田塊進行正常的田間管理,評估為一般的田塊,我們會邀請專家到現場進行查看,根據實際情況對癥下藥。”園區工作人員徐景明介紹。 不僅是糧食種植,興化市的畜禽養殖也走上了智慧農業之路。位于林湖鄉灣朱村的潤坤公司前幾年興建了40畝現代化養雞車間,車間可以根據季節不同,自動恒溫、自動通風、自動喂料、自動清糞、自動噴霧滅菌、自動控制光照,實現標準化雞舍、現代化飼養、專業化喂料、自動化控制、規模化生產,不僅提高了飼養效率、降低了生產成本,還能有效預防疫病。雞場還選用全自動智能雞蛋分級設備,自動對新鮮雞蛋分級、清洗、干燥、紫外線殺菌,生產的雞蛋達到綠色無公害標準。
“物聯網技術極大地方便了管理,各個流程可以在手機上實時查看,同時在雞蛋的品質方面也有很好的把控,便于我們打造自己的品牌。”潤坤公司董事長毛學龍表示。 近年來,興化市高度重視發展智慧農業,全市數字農業水平得到大幅提升,2022年獲批省級數字農業農村基地1家、泰州市級數字農業農村基地6家。目前,興化市累計擁有省級數字農業農村基地2家、市級數字農業農村基地62家,接入省農業物聯網管理服務平臺的物聯網應用主體達136家,擁有集成物聯網設備150組、網絡攝像頭323個,物聯網數據總量超過195.9萬條。
興化市不斷加強智慧農業技術的創新推廣應用,攻克一批關鍵核心技術,推廣一批數字化解決方案,打造一批智慧農場、智慧漁場、智慧牧場,推動興化從農業大市向農業強市轉變。
作者:肖建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