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民俗、看表演、誦經典——“樂學泰州”解讀“詩意”驚蟄
3月6日,“樂學泰州·二十四節氣”中外讀書交流分享會“驚蟄”主題閱讀活動在泰州市鳳凰小學舉辦。學民俗、看表演、誦經典,在這個春意盎然的時節,全校師生用充滿詩意的方式對“驚蟄”進行了解讀。 在動聽的《二十四節氣歌》說唱聲中,“驚蟄”主題閱讀活動拉開序幕。“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微雨眾卉新》微課堂上,十多名學生扮演起夫子和學童,一起話物候、說民俗、猜詩句、品花信、讀繪本。 驚蟄,又名“啟蟄”,是二十四節氣中第三個節氣,反映的是自然生物受節律變化影響而出現萌發生長的現象。時至驚蟄,陽氣上升、氣溫回暖、春雷乍動、雨水增多,萬物生機盎然。驚蟄分為三候:“一候桃始華;二候倉庚(黃鸝)鳴;三候鷹化為鳩。”有關驚蟄節氣的種種知識,小朋友們娓娓道來。 一聲春雷,蟄蟲萌動,一切都預示著新的希望,生命在這一刻重生,新時代的少年們也在向陽而生。春雷始鳴宣告寒冬已去,草木萌動化解千里凍土,天氣回暖孕育春色滿園,桃花初綻預告十里芳菲。在這充滿生機的日子里,小朋友們也如同蘊含著巨大能量的小樹苗,經歷磨練后沖破泥土,迎著春天的陽光,茁壯成長。同學們載著舞蹈《碧水笠情》,伴著歌聲《生長吧》,一起努力攀登、奮躍而上,向著夢想前進。 “驚蟄”的“驚”亦是提醒和鞭策,提醒人們一年之計在于春,莫負好春光。青少年是祖國的希望,對孩子的教育同樣需要用心付出;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要給孩子講好“人生第一課”,幫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當天,泰州市鳳凰小學還同時開展了家長讀書會活動,兩位家長代表來到現場和大家分享讀書感悟、交流育兒心得。她們表示,家長應主動學習,不斷提升自身素養和教育能力,潤“心”無聲,言傳身教。 據悉,當天活動的全程視頻及講稿資料將上線相關網絡平臺,供大家觀看學習,共同了解中國傳統文化。
來源:泰州新聞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