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進的春天 | 泰州市大健康產業加速跑,“十四五”末產業規模達4000億元
2月24日下午,第三屆健康中國發展大會在泰州舉行,大會以“產業協同,健康中國”為主題,匯聚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團、企業家群,廣泛交流,深入合作,探索“健康中國”戰略新的實現路徑。大會的成功舉辦,也將為泰州大健康產業發展注入蓬勃動力。
近年來,泰州搶抓健康孕育的大機遇,打造健康賦能的大產業,推進健康優先的大民生,不斷提升泰州“健康名城”的能級,到“十四五”末泰州大健康產業規模力爭達4000億元。 敢“創”敢“闖”建起中國醫藥城 近日,江蘇盈科生物制藥有限公司生產車間,一瓶瓶丙泊酚乳狀注射液正在源源不斷走下生產線。生產班長趙坤說,公司的兩條生產線,每天滿負荷運轉能達到6萬支左右,生產計劃已經排到了年底。新的一年,大家都充滿了干事的勁頭。記者了解到,大家之所以充滿干勁,原因之一就是公司歷經5年多時間研發成功的丙泊酚乳狀注射液于近期獲批上市,這對于企業的發展無疑又邁上了新的階段。在中國醫藥城,像這樣的新型藥品每天都在孕育……
中慧元通自主研發的國家一類新藥——四價流感病毒亞單位疫苗填補了國際空白;復旦張江的注射用海姆泊芬是全球首個針對鮮紅斑痣的藥物……近年來,泰州多個企業研發的產品在國際國內取得領先地位,中國醫藥城為啥能培育出如此多的黑馬企業? 時間推到2006年,中國醫藥城建設元年。泰州提出打造中國醫藥城,但社會上更多的是質疑聲:一座三線城市打造醫藥產業城,簡直是天方夜譚。 確實,據泰州醫藥高新區華銀金融投資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尉回憶,在中國醫藥城啟動建設之初,這里到處是農田,區內沒有一條道路,沒有一個成片的開發區域。“所有領導和工作人員都擠在活動板房內辦公,出去一趟,是好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 最難的還是當時那些負責去北京上海招商的人,人生地不熟,為了能進那些跨國醫藥企業,有人在門口蹲守過一個星期,有人假扮員工跟著混進去。 敢“創”敢“闖”!時至今日,談及醫藥城為何會成功,這是得到最多的評價。
慢慢地,泰州醫藥高新區在圈內逐漸打出名號,企業進駐也越來越多。2009年3月,泰州醫藥高新區升級為國家級高新區,成為全國唯一的國家級醫藥高新區后,醫藥高新區的發展步入快車道。 去年10月27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公示第三輪先進制造業集群決賽優勝者名單,泰州與連云港市、無錫市三地聯合的泰連錫生物醫藥集群成功上榜。工信部“先進制造業集群決賽”是當前國內各地制造業綜合水平的權威排行榜,泰州能夠入選,足見其行業地位。 如今,中國醫藥城集聚國內外醫藥企業1200多家,2100多項“國際一流、國內領先”的醫藥創新成果落地申報,4300多名海內外高層次人才落戶創業。 完善的政策加一流服務讓企業選擇泰州 新年剛過,位于中國醫藥城的多家企業二期工程上馬,充分顯示了大家對于大健康產業、對泰州充滿信心。 大健康醫藥產業被稱為“大產業、大財富、大民生”。在醫藥界有“三個十”的說法,即研發超過十年、投資超過十億、成功率不過 10%,這就使得投入醫藥行業需要足夠的耐心和氣魄。而缺錢是很多醫藥創業團隊的常態,一旦資金跟不上,項目就容易失敗。
以登陸科創板的金迪克生物為例,在其成長壯大路上,中國醫藥城的金融服務提供了重要幫助。在企業困難時,除了獲得了高新區自有基金扶持,還得到了社會資本的及時注入,最終讓企業渡過危機,迎來上市。 和金迪克一樣,當初許多創業團隊都是“一窮二白”來到中國醫藥城,但在泰州多種金融服務體系的“供氧”下,逐漸發展壯大。 為此,中國醫藥城打出一攬子精準“拳法”。組建總規模16億元的大健康產業母基金,設立政府產業鏈風險投資基金,與光大控股、招商局資本等頭部資本進行戰略合作設立市場化直投基金等,基金總規模達135億元。 邁博太科、亞盛醫藥、瑞科生物先后在港交所上市,碩世生物、金迪克生物、亞虹醫藥、康為世紀在上交所科創板接連上市。當前,資本市場“泰州醫藥板塊”正加速崛起。 今后幾年,泰州有望新增10至15家醫藥上市(掛牌)企業。針對生物醫藥企業,泰州堅持市場導向、企業主體、政府引導、政策驅動、梯次推進的原則,加快推進企業上市。
而為了讓企業家能“拎包入住”,醫藥城還搭建了20余個特色鮮明的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建設了一批重大科技創新載體,為企業和人才團隊提供包括基礎研究、新藥發現、臨床研究、生產制造等環節的“全鏈式”服務,減少企業早期的投資成本和時間成本。 在公共服務平臺的幫助下,百英生物、偉禾生物、亞虹醫藥等眾多企業從小苗長成了大樹,一批年輕人實現了創業夢。 2025年大健康產業目標4000億元 去年底,省委省政府印發《關于支持泰州大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支持泰州建設“引領全國大健康產業改革發展的先行區”“踐行健康中國戰略的樣板城市”;今年一開年,泰州又給企業送上“新春大禮包”,50條政策“干貨”推動經濟運行率先整體好轉。 省委省政府文件下發不久,泰州市就召開大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要求進一步統一思想、凝聚共識,迅速掀起推進大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熱潮。
年后,泰州在大健康產業方面動作不斷,先是一批大健康產業項目集中開工,2月中旬,泰州跨境經貿促進系列行活動啟動,首站日本。經貿團近一半成員來自外資外貿企業。位于中國醫藥城的江蘇百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生物醫藥研發服務外包企業。公司商務總監徐振波介紹,他們對應的國際市場規模非常巨大,急需出境與客戶面對面交流洽談。“政府為企業提供全方位幫助和支持,堅定了企業走向國際市場的決心和信心,我們將抓緊爭取更多訂單,用實實在在的成效助力泰州大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 “健康中國發展離不開大健康產業建設,進入21世紀,大健康產業已成為最具前景和最為重要的產業之一。”在剛剛召開的第三屆健康中國發展大會上,與會者達成一個深度共識,“推動建立體系完整、結構優化的健康產業體系,打造一批具有較強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的大型企業,是健康中國戰略中的關鍵環節和重要目標。”
具體到泰州來看,當地正大力打造“一個產業體系、四個特色產業集群”,其中“一個產業體系”就是大健康產業體系。泰州市委市政府謀定,以大健康集聚發展示范區建設為引領,探索醫藥制造與醫療、食品、養老、旅游等健康產業前延后伸,形成以醫藥高新區(高港區)為核心、沿江制造板塊和里下河生態康養產業基地為“兩翼”、一批特色產業園區為“支點”的大健康產業體系。到“十四五”末,泰州大健康產業體系產業規模力爭達到4000億元。 作者:劉波 吳雅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