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軍誕生地紀念館入選“第七批中國20世紀建筑遺產”推介項目
近日,“文化城市建設中的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研討會暨第七批中國20世紀建筑遺產項目推介公布活動”在廣東省茂名市舉行。在公布推介的100個“第七批中國20世紀建筑遺產”項目中,位于江蘇省泰州市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誕生地紀念館入選。
海軍誕生地紀念館包含舊址和新館兩部分。舊址為王姓地主莊園,始建于明末清初,占地1500平方米左右,建筑面積約448平方米。1949年4月初,中國人民解放軍華東野戰軍(三野)渡江戰役東線指揮部設在此地。同年4月23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華東軍區海軍在泰州白馬廟誕生,渡江戰役勝利后,舊址受到有效保護并進行了多項局部修繕,組成完整庭院正式對外開放。現存有清式二層小樓一座及平房數間,樓上為三野渡江戰役東線指揮部作戰會議室,樓下為粟裕、張震、張愛萍三位將軍的辦公室兼臥室。舊址內現有四個展區,按歷史舊貌復原了大門、儀廳等。1982年被公布為江蘇省第三批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和1997年相繼被公布為江蘇省全民國防教育基地和江蘇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6年被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由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央軍委主席江澤民同志親筆題寫館名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誕生地紀念館”新館于1999年4月建成開放,占地34畝(約22667平方米),建筑面積5567平方米,建筑既具濃厚現代氣息,又含紀念館的主題特征。主體建筑外形像軍艦,室外廣場左側豎有象征海軍艦船的高桅桿,廣場上陳列一批海軍退役的轟炸機、殲擊機、超黃峰直升機、艦炮、魚雷、導彈等裝備。海軍成立60周年時,紀念館進行了館區環境維護和展廳改陳設計,改建后的紀念館展廳內運用實物、圖片、模型等多種表現形式和聲、光、電等多種科技手段,從“近代滄桑”“白馬建軍”“威震海疆”“發展壯大”“魚水情深”五大主題全面展示人民海軍自白馬建軍至今,從無到有,發展壯大的光輝歷程,復原了多個歷史場景,設置了多媒體背投、觸摸屏、互動裝置,方便觀眾查閱觀看。 “水兵母親城”現已成為泰州閃亮的城市名片。海軍誕生地紀念館每年圍繞海洋、海軍、海防舉辦多項活動,充分利用革命遺址和紅色資源,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國防教育、革命傳統教育,集教育、觀賞、旅游于一體,現已成為人們參觀學習的重要場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