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長江江面上,寒氣籠罩,船只往來不斷。可很少有人知道,在靖江江陰段江水之下,卻有另一番熱火朝天的建設景象——兩臺大型盾構機正夜以繼日地向前掘進,一片片混凝土管片在工人手中拼裝起來。其中,“匠心一號”正以16米/天的速度向南掘進。

“目前,我們的‘匠心一號’盾構機已成功穿越2500米長江江底,成功抵達長江南岸。”兔年春節假期,江陰靖江長江隧道項目施工一直在火熱進行中,A1標盾構主管吳君才說,“匠心一號”盾構機自始發以來,24小時不間斷施工,該項目部及施工現場共有300余名建設者堅守一線,合力奏響揚子江畔的“新春序曲”。
江陰靖江長江隧道路線全長11825米,分為左右兩段,北接靖江,南連江陰,是國務院《長江經濟帶綜合立體交通走廊規劃》中的重點項目之一,也是目前長江上斷面直徑最大、承受水壓最高的超大直徑隧道。隧道右線盾構段長4952米,隧道左線盾構全長4937米,具有超大直徑、超高水壓、超長距離掘進等建設難點,盾構掘進過程中對沉降控制要求高,施工難度大。
“眼下,‘匠心一號’正在下穿澄西船廠,必須隨時關注盾構參數,這是I級風險源。”“做好盾構姿態把控,嚴格管片實測,避免出偏差,確保一次成型。”在井下項目建設現場,中鐵十四局江陰靖江長江隧道工程項目部盾構經理游少強連日來多次深入施工一線巡視,反復叮囑技術人員和盾構機操作手注意各項操作要點。
江陰靖江長江隧道盾構掘進,嚴格控制地面沉降,時刻掌握好盾構機的掘進狀態,是當前面臨的穿越壓力。為此,項目部通過制定科學合理的施工組織計劃,確保人力、材料、機械等高效銜接。從管片預制、運輸、盾構拼裝等全流程實行信息化管控,實現同環同模施工。在團隊協作下,一個個施工難點被化解。在管片拼裝關鍵環節前,實行嚴格的真空度測試,給每塊管片都賦予獨有的“身份證”,拼裝時嚴格執行“同環同模同日期”的控制標準,拼裝后還對管片螺栓進行至少3次復緊,確保整條隧道滴水不漏。

“自始發以來,‘匠心一號’已累計安全推進近2000環,掘進近4000米,實現了‘零滲漏’。”游少強說,待這條隧道建成之后,可以讓更多的人享受快捷便利交通。而作為這項百年工程的建設者,大家都感到無比自豪。
“00后”小伙佘二龍大學畢業后就來到項目現場,參與隧道建設,今年是他第一年留在工地過新年。“現在正是項目施工的關鍵時期,我選擇留下來跟工友們一起堅守,好在家人也很理解支持我。”佘二龍覺得,能有幸建功這項重大項目建設,大家都覺得過了一個忙碌充實的祥和年。
為了讓參建人員過一個溫馨歡樂的春節,隧道項目部近日慰問了部分作業人員,并為參建人員準備了豐盛的團圓飯、水果、干果等,安排大家一起觀看春晚,開展文體活動,營造了濃濃的節日氣氛。期間,盾構指揮中心實時監測隧洞內情況,值班人員24小時盯控施工現場,確保萬無一失。
據悉,江陰靖江長江隧道建成后,將有效緩解江陰長江大橋的交通壓力,對促進長三角高質量一體化發展、加快揚子江城市群建設及跨江融合發展等具有積極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