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警陳鴻的“最后一個”警察節
“你好!我是公安泰州海陵分局蘇陳派出所的民警。我們接到反詐中心的一個預警,是不是有詐騙電話打到你那兒了?”1月10日,第三個中國人民警察節,一大早,陳鴻就忙著給轄區居民打反詐預警電話。 今年4月,陳鴻將年滿60周歲,光榮退休。今年1月10日將是他在崗位上度過的最后一個警察節。 陳鴻每天要打的反詐電話平均有20個,最多的一天曾經打了30個反詐電話。 陳鴻打開手機上的反詐APP,記者看到,自去年以來,他累計發出預警提示920人次,累計勸阻受騙人704人,累計勸阻詐騙金額58萬元。 “其中有一個人,我從下午五點鐘一直打到晚上八點多,終于打通了。他已經準備轉錢了,我及時阻止了他。”說起一個個成功勸阻的經歷,陳鴻很是自豪。
打完預警電話,陳鴻騎上電動車下社區,先到蘇陳中心小學去看看返校的孩子們。 “爺爺好”“爺爺再見”……蘇陳小學的學生看見陳鴻,爭先恐后地和他打著招呼。 “慢點走,路上車多。”看著孩子們的笑臉,陳鴻開心地回應著。往常上放學高峰期,陳鴻都會到蘇陳小學大門口站崗執勤,風雨無阻。 “這會兒9點半,估計集市上人多了,正好來做個反詐宣傳。”陳鴻又趕往蘇陳鎮黎明街上的年貨大街。 “雞蛋鴨蛋鵪鶉蛋,別被騙成窮光蛋”“神醫看病最愚昧,還是醫院最正規”……在蘇陳鎮黎明路年貨大街上,陳鴻精心編織的反詐宣傳語,引起了前來購物的大爺大媽們的興趣。 “大家掙錢不容易,一定要加倍小心,千萬不能輕信陌生人的電話,不要隨便轉賬……”陳鴻一邊提醒大家注意防范,一邊發放反詐宣傳冊,告訴大家要及時聯系民警反饋線索。 “低保戶張奶奶就住在這附近,上午還有點時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陳鴻跟記者說。 一見到陳鴻,80多歲的張奶奶就很開心。陳鴻在2010年認識了張奶奶。當時她的兒子去世、媳婦改嫁,張奶奶孤身一人,生活十分困難。得知張奶奶因老伴早年去世,一直沒有解決戶口問題,不能享受低保,醫療、養老存在很大的困難,老陳立即與蘇陳鎮民政部門、所屬村委會商討張奶奶的落戶、安置問題,多次到村委會了解情況,深入村民家中調查走訪,最終幫助張奶奶解決了落戶問題,張奶奶的低保也很快發放到位。 得知陳鴻今年就要退休了,張奶奶依依不舍。陳鴻承諾,退休了還會來看望她。 “張奶奶已經失去了所有的親人,作為民警,我就是她的親人。”陳鴻說,他要站好最后一班崗,而他的這份初心和使命,也將由更多人一起來守護。 陳鴻知道,他一個人的力量畢竟是有限的,所以他平時也跟社區加強溝通,定期安排社工上門去看望張奶奶。此外,蘇陳派出所表示,陳鴻退休后,他們會繼續做好幫扶群眾的工作。 中午12點,老陳回到派出所。 “老陳,你剛‘陽’過了,要注意休息哦,你看你這一天恨不得掰成三天用……”周圍的領導和同事關心他。可陳鴻說:“忙慣了,一天不做事,人就沒勁兒。”
陳鴻雖然快退休了,但是糾紛調解、110接處警、24小時值班備勤、出差辦案等繁雜工作,他一樣不落。 去年12月下旬,不少民警被新冠病毒感染紛紛“倒下”。由于人員短缺,蘇陳派出所將現有人員重新整合、壓縮班次,由原有的4個班次改為2個班次輪轉,每個班次24小時值班備勤。陳鴻和其他三名“60后”老同志一直在留守,筑成一道“不倒的城墻”。他們24小時堅守在工作崗位上,開展治安巡邏、應急處突、矛盾糾紛化解等工作。 陳鴻分管蘇陳村、周埭村的社區工作。下午,陳鴻又到這兩個村轉了一下。20多年的社區工作,陳鴻成了一部“活字典”。 “說實話,歲數大了,精力體力都達不到,以前忙的時候還真想著早點退休,可真的要退休了,還真舍不得這身警服,舍不得和同事們一起摸爬滾打的日子。”陳鴻說。 陳鴻是眾多人民警察中的普通一員,即便是過節,他們依然堅守崗位,守護著萬家燈火。2022年,蘇陳派出所接報的各類報警數同比下降10.8%,110電話接警2680起,數字的背后,是他們分秒必爭的鏖戰,不分晝夜的守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