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瀕危物種“愛情鳥”現身靖江
江蘇省靖江市生物多樣性保護取得新成果——近日,該市馬洲島長江生物多樣性保護科學觀測研究站在馬洲島濕地首次觀測發現全球瀕危珍稀鳥類——白頭鶴。至此,靖江觀測到的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已達4種。 科研人員通過高清監控視頻看到,在濕地上,兩只酷似鶴的鳥優雅地踱著方步覓食。這種鳥頭部和頸以上部位為白色,額和兩眼前方有較密集的黑色剛毛,兩個翅膀為灰黑色。經科研人員鑒定,這是白頭鶴。 白頭鶴別名鍋鶴、玄鶴、修女鶴,是大型涉禽,為國家一類重點保護鳥類,《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 脊椎動物卷》將其評為瀕危物種,全球目前僅存6000-15000只。 白頭鶴常棲息于河流、湖泊的岸邊泥灘、沼澤和蘆葦沼澤及濕草地中,為遷徙候鳥,主要繁殖于我國東北及俄羅斯遠東地區,越冬于我國長江中下游地區及日本、韓國等地。 “白頭鶴是鶴類家族中行蹤隱秘的成員,它們是‘一夫一妻制’,夫妻關系十分穩定,因此被稱為‘愛情鳥’。”觀測站負責人、生態環境部南京環科所研究員曹銘昌介紹,白頭鶴對環境要求極為苛刻,是生態環境的指示性物種,此次發現充分證明馬洲島生態濕地具有適宜白頭鶴生存的環境。 據了解,馬洲島地處靖江最東端,占地約13.5平方公里,由于四面環水,無人為干擾,被譽為長三角城市群內僅有的一片未被工業化和城市化污染的原生態綠洲。為更好地保護馬洲島生物多樣性資源,2021年,靖江與生態環境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共建長江生物多樣性保護科學觀測研究站。 據統計,一年多來,經調查和觀測,科研團隊共在馬洲島記錄鳥類203種,國家重點保護物種34種,其中包括國家一級重點保護物種4種,為東方白鸛、黃胸鹀、黑臉琵鷺、白頭鶴,國家二級重點保護物種30種,為震旦鴉雀、白琵鷺、鶚等。 新記錄種類的發現和各類珍稀瀕危物種的回歸,表明靖江各類生物棲息地不斷增加,長江自然生態保護成效初步顯現。
來源:泰州新聞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