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9月,泰興市充分利用全國文明村——黃橋鎮祁巷村產業興旺、生態優美、社會和諧的資源優勢,建成了平安建設綜合體驗基地。該基地由平安建設主題館、平安建設學院、平安建設實訓園組成,面積近2萬平方米。從此,泰興平安建設有了一個功能齊全的“家”。
“展示型”場館,讓平安建設有了可觀可感的陣地
平安建設主題館由紅色教育館、平安館、人民防空館、生命健康館、自然災害館、交通安全館、消防安全館等7個館組成。結合近年來平安建設的新內涵、新特點,主題館共設置遙感識毒、詐騙手段識別、識賭拒賭、校園安全、食品安全等18臺智能互動設備,運用3D、VR、虛擬仿真等技術,讓參觀者通過觀看視頻、置身情境、智能檢索、線上互動,體驗防范重要性、被害風險性、犯罪危害性、知識趣味性。
“教培型”專校,讓平安建設有了集中教學的平臺
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后,泰興市就宣傳貫徹大會精神進行集中學習。“大家在一起學習交流,總結經驗,探討新形勢下做好政法工作的新路徑和新措施,更加深刻地認識到黨的二十大就‘堅持全面依法治國,推進法治中國建設’作出戰略部署,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巍巍巨輪乘風破浪、行穩致遠注入了強大法治動力。”河失鎮黨委政法委員姚恒華表示。泰興市平安建設學院設置平安建設、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風險防控、網格化服務管理、法治建設等五大類近20個教育培訓課程,建立了由20人組成的相對固定的師資隊伍,實施現場教學、專家講學、座談研學、實訓檢學、學員述學“五學”模式。
“實訓型”園地,讓平安建設有了實戰演練的場所
為增強全民平安建設意識,突出情景式教學,實訓園內設高樓逃生演練樓、黑暗煙熱逃生實訓館、防溺水(洪水)演練場、火災初期滅火演練區、大巴(校車)逃生演練點等5個模擬場景,可提供應急疏散、生命急救、滅火技能、交通事故應急、結繩自救、高樓(空)緩降、洪水自救、地震自防自救、防踩踏、防暴恐等10個訓練科目。“下一步,我們將通過開設黃橋平安建設工作者平安實踐訓練課程,推動平安教育進校園,引導廣大游客打卡主題館等一系列措施,切實將平安建設基層基礎做精做實做細。”黃橋鎮黨委政法委員盧亦雯表示。

據了解,該基地建成以來已接待參觀者4萬人次,培訓網格長(員)1500余人次、平安建設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分管負責人及聯絡員160人次,成為泰興平安建設的集中展示中心、教育培訓中心、實踐訓練中心、情境體驗中心和廣大游客的打卡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