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泰州:喇叭進農田 強國進心田
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江蘇泰州市充分發揮當地“學習強國”鄉村大喇叭“強宣傳”“廣覆蓋”以及線上線下同頻共振的宣傳優勢,創新生產方式,根據精選內容制作有特色接地氣的音頻專欄,優化編排推出“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大喇叭特別節目,讓“黨的二十大精神”響徹群眾的“耳邊陣地”。
系統謀劃,推出“好聲音”特別專欄 “成就鼓舞人心,藍圖催人奮進。作為基層司法人員,聽了報告后我們深受鼓舞,干勁十足……”10月25日17點40分,江蘇泰州靖江市馬橋鎮司法所副所長張震的二十大學習感悟《凝聚法治力量 助推鄉村振興》響徹泰州市田間地頭、大街小巷。為了第一時間將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好聲音”落地有聲,泰州市“學習強國”鄉村大喇叭各市(區)站點邀請群眾走進大喇叭播控室,交流心聲,及時匯聚意見和建議。欄目組根據群眾訂單,從“大會聲音”“權威解讀”“基層宣講”“個人感悟”以及“學習課堂”等多角度提前系統規劃,優化編排,策劃了《聽·二十大學習有感》《二十大精神微課堂》《黨的二十大報告基層宣講》等特色專欄和10集18分鐘大喇叭特別節目,全方位闡述傳達黨的二十大精神。 聯動生產,打造“好聲音”大本營 泰州市“學習強國”鄉村大喇叭一個顯著特點就是開通了“學習強國”泰州學習平臺鄉村大喇叭頻道,實現了線上線下同頻共振。為了創作出好內容,準確把黨的二十大精神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傳遞到千家萬戶,泰州市創新生產方式,變被動審核為主動生產,以“學習強國”泰州學習平臺鄉村大喇叭頻道為學習宣傳貫徹二十大精神音頻節目的“大本營”“蓄水池”,依托“學習強國”泰州學習平臺專職通訊員網絡,統籌各市(區)融媒體資源和市級主要媒體,上下聯動,由大喇叭欄目組牽頭,根據策劃分布生產基地,以內容樣品先行,批量生產全市推廣的模式,生產了上百條各類音頻產品。針對年輕人,泰州市優選權威解讀創作系列音頻節目,例如9集《黨的二十大報告雙語熱詞》、13集音頻集《黨的二十大報告精髓要義》、11集《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到的這些戰略》等;針對中老年人,則結合當地板橋道情、鼓兒書、快板等群眾喜愛的特色表演形式進行創作。并以《聽·二十大學習有感》為抓手,引導全市黨員干部不僅成為二十大精神的學習者更是精神傳播的生產者和傳播者,在當地黨群干部中形成較好的反響和共鳴。一批批接地氣的“黨的好聲音”在鄉村大喇叭頻道“百花齊放”。 “為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地生根、開花結果,我們積極組織創作《黨的二十大報告雙語熱詞》等學習音頻,通過鄉村大喇叭在各鄉鎮、村組、村級活動場所播放,《黨的二十大報告雙語熱詞》等學習音頻得到廣大群眾一致好評。我們還圍繞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結合‘鼓兒書’‘三句半’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宣講形式,積極創作理論政策宣講音頻作品,推動黨的創新理論深入基層一線、浸潤百姓心田。”中共泰興市委黨校副校長朱國余告訴記者。 統分傳播,讓“好聲音”成為最強音 作為江蘇省首家試點,泰州市“學習強國”鄉村大喇叭共有8289個大喇叭終端,通過大喇叭欄目組優化編排的“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特別音頻節目每周二和周四的17:30準時播放,覆蓋了三市三區的61個鎮、2個鄉、25個街道辦事處,1165個村民委員會,523個居民委員會。不僅如此,在大喇叭主頻道的引領下各市(區)鄉鎮街道又根據當地特色,群眾需求,從“學習強國”泰州學習平臺鄉村大喇叭頻道中優選適合當地群眾喜愛的音頻素材編排相關音頻節目,形成線上一張網、線下千條線,成百上千的小喇叭頻道與鄉村大喇叭主頻道一起各有千秋共同唱響主旋律的良好氛圍,讓大喇叭成為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主陣地”和“大講堂”,讓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好聲音落地有聲,進入千家萬戶,成為時代最強音。 采訪中,記者還了解到,下一步泰州市還將進一步優化“學習強國”鄉村大喇叭傳輸專網建設,提高節目傳輸安全性,實現節目播出數據實時篩查和統計回傳,便于精準掌握節目播出情況,及時反饋。 作者:張存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