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在江蘇省泰州市第四人民醫院門診大廳醫療保障為民服務點,參保人員李女士只花了5分鐘時間就辦妥慢性病審批手續,對窗口工作人員連連稱贊,“不需要在醫院、醫保局之間來回奔波,真的太方便了。”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提高公共服務水平。泰州市聚焦群眾醫療保障領域“急難愁盼”問題,傾力打造“醫保+醫療+金融”“三網疊加”的高質量醫保辦理服務體系,著力打通醫保服務“最后一公里”。
今年以來,泰州市已經實現“15分鐘醫保服務圈”全市所有鎮街全覆蓋,并覆蓋了80%的村(社區),打通了醫保公共服務“最后一公里”。明珠街道下轄的祥龍社區配備了醫保服務窗口,可以直接辦理城鄉居民參保登記繳費、信息查詢等業務,并且對于異地就醫備案包含的4個事項提供幫辦代辦服務。如今,這個中心已經成為“15分鐘醫保服務圈”省級示范點。
泰州各地還積極探索醫保經辦服務“新路徑”,推動業務模式、服務對象、經辦渠道多元化發展,為老年人、殘障人士等特殊服務對象開辟綠色通道。興化經濟開發區(臨城街道)醫療保障服務中心在為行動不便的市民提供“上門辦”服務的同時,及時對接敬老院、護理院等老年人集體居住的地方,組織工作人員上門登記代辦業務。興化開發區福利院目前有47名老人,經常需要辦理醫保信息查詢、報銷等業務,他們就切身感受到了綠色通道的便捷。
今年以來,泰州市基層醫保服務業務累計辦理16.2萬件,基本實現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醫保業務辦結時間也縮短至10分鐘以內,醫保經辦效率和服務效能大幅提升。
據了解,“15分鐘醫保服務圈”的建設,連續兩年被列為江蘇省政府民生實事,今年泰州全市的“15分鐘醫保服務圈”已經覆蓋全部91個鄉鎮街道,并延伸到80%以上的村和社區。下一步,泰州市將繼續聚焦群眾需求,推進“15分鐘醫保服務圈”延伸到所有的村和社區,將更多醫保服務事項下沉到基層,讓群眾享受到更加優質便捷的醫保公共服務。
在打造“15分鐘醫保服務圈”的基礎上,泰州市增設了“醫療+金融”兩張網,推動各類醫保服務事項向定點醫療機構延伸、向金融機構拓展,進一步方便市民辦理醫保業務。
為了重點解決好醫藥服務與醫保服務有效銜接問題,泰州市在各級定點醫療機構建設了“醫保為民服務點”,參保群眾可在醫院直接辦理門診慢性病和特殊病待遇認定、市外轉診備案、意外傷害審核和生育登記等業務,為參保群眾提供“嵌入式”醫保服務,減少群眾跑腿負擔。
泰州市人民醫院醫保辦主任黃秀芹說:“我們醫院設置了‘醫保為民服務點’,有兩個服務窗口,為患者辦理‘門慢門特’以及轉外轉診等業務,最快十分鐘就可以辦理完畢。”
泰州市還建立健全國談藥“雙通道”用藥保障機制,通過定點醫療機構和定點零售藥店兩個渠道,滿足國談藥供應保障、臨床使用等方面的合理需求。參保人員申請國談藥“雙通道”待遇獲得認定后,在定點醫療機構和定點零售藥店購買相關藥品,直接納入醫療保險統籌基金支付,職工醫保實際報銷比例不低于70%,居民醫保實際報銷比例不低于60%。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全市單獨支付國談藥共計124種,“雙通道”享受人數共計16648人,其中職工醫保享受8228人,居民醫保享受8420人。
泰州市醫保局醫療保險管理科科員唐明啟說:“目前,我們正在積極搭建省醫保電子處方流轉平臺,預計明年上線。平臺上線之后,由醫院后臺上傳病歷等材料,醫保部門審批,避免了患者的來回奔波。”
在推動各類服務事項向定點醫療機構延伸的同時,泰州市還積極深化“醫銀合作”,將醫保業務向金融機構拓展。依托銀行遍布全市的基層網點建立“醫保便民服務點”,方便市民就近辦理醫保業務。
“市民可以在這里直接辦理醫保卡,還可以自助查詢醫保信息并打印,同時在柜面進行醫保繳費。”郵儲銀行泰州市分行營業部副總經理汪嘉振介紹。
目前,泰州全市已建成91個鄉鎮(街道)“15分鐘醫保服務圈”省市示范點、223個定點醫療機構醫保為民服務點和320個金融機構醫保便民服務點。“醫保+醫療+金融”“三網疊加”有效解決了基層醫保公共服務供給不平衡、不充分的難題,讓市民醫保獲得感得到明顯提升。
編輯:姜景旸 王晶
作者:趙曉勇 丁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