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海陵:古建人一榫一卯傳承傳統技藝助力鄉村振興
擇一事終一生,不為繁華易匠心。在泰州市海陵區城西街道唐樓社區,有這么一位古建筑工程師,他從事古建技藝三十余年,講究“勤學之道”“工匠之道”和“大道之道”,在做大做強企業的同時,不斷壯大鄉土人才和非遺傳承人隊伍,助力鄉村振興和美麗鄉村建設,他便是匠人毛華國。
在江蘇科宇的木材加工廠內,企業負責人毛華國正耐心地指導工匠師傅劃線、裁料,現場木花飛濺、斧鋸聲聲在耳。在工廠一旁,陳列著各式各樣的古建模型,這方小小的天地是毛華國一手打造的“古建王國”。據了解,毛華國原是位木工,干了幾年后,飛速發展的建筑行業讓他萌生了學習古建技藝的想法。 “起初,我跟著父親學習,漸漸地發現自己很喜歡古建方面,就參加了江蘇省文物古跡培訓班的線下學習。同時自己又購買了一些書籍,并在實踐中和工匠們討論如何將古建技藝越做越好!苯K科宇古典園林建設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毛華國介紹。 2007年,毛華國組建了一支工作團隊,創立了第一家屬于自己的企業——江蘇科宇古典園林建設工程有限公司。短短幾年,他接連拿下了古建筑工程專業承包一級、建筑工程二級建造師以及高級工程師這三個在建筑界具有含金量的專業資質,同時也接下了幾個古建筑修復項目。然而,由于缺少大項目的實踐成果,企業發展的過程中也遇到了困難。在南山寺復建工程中,當時毛華國團隊已經中標,但卻遲遲未能進場施工。 毛華國和團隊成員很是著急,經過多次協商,最后達成一致。毛華國表示:“我們先拿出方案,經過專家認證,并承諾施工中如有不符合要求的,我們拆掉自己承擔。最后工程質量得到各界人士好評,也評上了多項獎項。” 過程雖然艱辛,但結果還是不負付出,南山寺復建項目的成功讓毛華國在業界打響了知名度,他的企業逐漸步入正軌,一個個項目紛至沓來。在企業成長的同時,毛華國也不忘回饋社會。他常說,辦企業不僅是為了讓自己過得好,更要為他人解困難、謀幸福。深知“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道理的毛華國,經常幫助那些沒有一技之長的困難群眾參加技能培訓,培養他們的職業技能,提升他們的本領。
“我18歲的時候聽人說毛師傅古建技藝做得好。經人介紹,我就一直在這邊干。”跟了毛華國幾十年的徒弟盧有軍說,“我有什么不懂的,他都傾心傾力地指導我,F在家里條件也變好了,生活各方面都好起來了!” 此外,毛華國還時刻銘記傳承非遺文化,與泰州學院、南理工泰州科技學院等多所高校進行教學、科研合作,帶領學生們參觀古建筑,讓他們領略古建文化。今年,毛華國的古建筑實訓基地被認定為“江蘇省傳統建筑與園林營造技藝實訓基地”。
編輯:姜景旸 王晶
作者:陳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