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村行吟】田園水鄉,夢幻祁巷~
水滿田疇稻葉齊 日光穿樹曉煙低 《百村行吟》第七站 發布君和你一起 走進祁巷村 感受這個省特色田園鄉村的 悠久歷史和時代魅力
01 祁巷無人姓祁
黃橋鎮祁巷村由四個自然村合并而成,分別為祁家巷、丁莊、周家堡、東小塢。在《光緒泰興縣志》“黃轄圖”中明確注有祁家巷和丁莊的莊名(公元1875年)。
祁家巷的祁,盛大的意思,故祁家巷即“盛大的巷道”。這與早期到祁家巷的先輩有關。
根據祁家巷“禮耕堂”丁氏族譜記述:明永樂二年(公元1404),丁氏“禮耕堂”到祁家巷的始遷祖為丁試寶。丁試寶原籍揚州西山,于當年攜胞弟丁維寶到祁家巷定居,取堂名“禮耕堂”,意在告誡后人“知書達禮、耕讀治家”。村名叫“祁家巷”有沿襲揚州古街巷之意。700多年來,祁家巷無一戶姓祁,足以證明該村不是依姓而取名。現祁巷自然村的人口90%左右均姓丁。
與祁家巷不同的是,丁莊則以丁姓定莊名。丁莊“綠野堂”丁氏族譜記述:元末明初(公元1370年左右),蘇州人丁懷冠遷居丁莊,至今已700多年,丁懷冠為“綠野堂”丁氏的始遷祖,綠野堂意為“堂開綠野,室接青云”。丁懷冠被列為綠野堂第一世。至十二世,明萬歷年間(公元1600年左右),丁家中的一戶有兄弟三人:丁思春、丁慕春、丁富春。人丁眾多,全家商定,由老三富春留居丁莊祖宅地,余人出遷至“莊之西北永豐鎮”(即今黃橋鎮)。
移居黃橋的丁氏后人中出了丁文江、丁西林這樣世界級的名人,按輩分丁文江應排行21世,也就是丁懷冠的第21世孫。
02 丁姓外的姓氏
祁巷村還有一姓氏的來歷亦令人刮目,那就是主要集中在丁莊、小塢的“錢”姓。
據《資治通鑒》和“纘緒堂”錢氏族譜記述:五代十國時期,江浙一帶有吳越國。黃橋周邊一帶的錢姓大多為吳越國王的后代,包括丁莊、小塢的錢氏族人。
吳越國末主錢俶歸宋后,其子均受封,惟七子錢惟溍(公元969年——1042年)隱居黃橋,卒后亦葬于此。纘緒堂錢氏的宗祠在黃橋“鷹揚巷”,丁莊的錢姓約于1700年左右遷入,目前已經繁衍到32世左右。
居住在丁莊、小塢的成氏族人遷入時間在15世左右,約1750—1796年之間,即在乾隆至嘉慶年間。成氏的族譜堂名為“樹德堂”,體現了成氏族人以德為先的優良品德。
居住丁莊的繆姓亦占有重要位置,繆氏家譜“二賢后裔堂”記載:丁莊的繆姓大約在明嘉靖年間自如皋的高明莊遷徙過來,至今已450多年。
祁家巷西端的周堡村,古名周家堡,以王姓居多。據王氏“三槐堂”宗譜記載,這里的王氏均是漢代郡守王澤的后人。周家堡尚有戴姓,戴氏22世戴厚生,光緒年間秀才,授泰興縣按察司。清末民初,戴和橫巷黃弼臣等人創辦橫巷小學,任校董。
03 村莊古跡眾多
海云道觀。地處丁莊東頭,這是一座道觀,名叫“海云觀”,是如(皋)泰(興)交界處的一處大型道教場所。由于這座廟歷史悠久,也見證了不少歷史事件。民國初年,泰興縣巡撫局利用此廟為辦公場所,在這里設巡撫分局。“海云觀”毀于上世紀五十年代,拆卸材料用于在湖頭建珊瑚區公所,剩余建筑于1969年建丁莊農業初級中學。
孝節坊。在祁家巷西北建有一牌坊,全是花崗石立成,名曰“孝節坊”。民國初期,村民張盧婆媳貞潔、孝順的事跡申報到中央,徐世昌授松筠匾額,頒銀質獎章,特準立孝節坊。該牌坊于上世紀五十年代修橫巷電灌站下基礎用去了,剩下幾塊放在橫巷公社大院內,至今仍能找到。
古銀杏樹一株,于周家堡,乃550年前王氏始遷祖到此定居時植下的,是保存得較好的古代樹木。
04 教育風氣濃厚
解放前,祁巷的四個自然村中都有小學或私塾。
祁家巷“禮耕堂”丁氏家族建有小學一座,以丁氏宗祠為依托。另有私塾一座,私塾先生名丁成章。
丁莊有兩家私塾,一家是“綠野堂”丁氏家族辦的,塾師名丁達甫。另一家是“纘緒堂”錢氏家族辦的,塾師錢文忠。
在這些自然村中,教育方面名氣最大的是周家堡。民國時期周家堡擁有私塾先生十多名,其中在本村辦私塾的就有五人,在外莊教私塾坐館的還有五六人,可見對教育的重視程度。1933年,周家堡一年就考取了兩名大學生。其中,戴傳師考取上海同濟大學,其女兒戴素琴是解放后周家堡的第一名女大學生。“雙博士”王淵原定居加拿大,后又回國創辦實體。目前的祁巷村繼承和發揚重教傳統,每年都有十多人考取大學。全村現有博士6人,碩士近20人,本科以上學歷的200多人,從事教育的達100余人。
05 紅色烽火歲月
1911年,橫巷黃姓地主“八大家”把持了“震東市”的統治權。當時泰興縣設11個市,橫巷周邊108個莊屬“震東市”管轄。他們自定法律,私設公堂、牢房,隨意收捐納稅,特別是“豬子捐”。
1924年,丁莊、祁家巷和其他村的人民一起,全力支持余莊余道人和余大化領導的農民暴動。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火燒震東市”。
1938年2月,“草鞋司令”陳玉生帶著丁莊的錢文禮、丁正如、王士連等近20人,向周邊的地主老財“借”得長短槍100多支。2月16日夜,在寧界的龍王殿張元仙家宣布成立抗日救亡大隊,陳玉生任大隊長。
這年4月,陳玉生在靖江和錢文禮、楊桂芳(陳玉生的愛人)等人商議重建抗日部隊,在靖江西來鎮集合原部隊100多人,先后收繳了國民黨如皋縣張黃港稅所、江安區常備隊、石莊、西來區公所、泰興縣古溪警察分局的長、短槍200多支。
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祁巷村共有16名犧牲的革命烈士。
06 優美田園水鄉
近年來,祁巷村依托優良的生態環境和豐富的文化資源,按照“田園水鄉、夢幻祁巷”的發展思路,不斷創新旅游要素,整合旅游資源,在鄉土氣息、農家特色、文化內涵上做文章、下功夫,不斷增添旅游新項目、新元素、新亮點、新特色。
經過多年的建設,祁巷鄉村旅游項目初具規模。目前,已建成了農耕實踐體驗園、游樂項目、人文景觀、安全教育實訓基地、研學實踐教育基地、農家樂餐飲、民宿項目等。旅游區因優美的生態環境、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規范的管理和優質的服務,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
小南湖旅游區以優美環境、獨特景觀、多樣休閑方式、完善的服務載體,吸引了大量游客前來觀光休閑。截至目前,累計接待游客150萬余人,年接待能力達25萬人次。
07 喜獲眾多殊榮
祁巷村地處江蘇重鎮黃橋的東南角。總面積4.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6300多畝。
作為省級特色田園鄉村,祁巷村在發展鄉村旅游的同時,不斷優化農業結構調整,推廣小雜糧,目前,總種植面積近450畝,其中小雜糧生產示范區420多畝,小雜糧作物展示區20畝。春熟主要種植大麥、元麥、蠶豆、油菜等作物,秋熟以向日葵、高粱、泰興黑豆、香荷芋、芝麻、秋蕎麥為主。
祁巷村先后獲得“全國文明村”、“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中國美麗休閑鄉村”、“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全國生態文化村”、“國家森林鄉村”等20多項國家、省級以上榮譽稱號。
◆作者:錢漢文 ◆朗誦:焦若鋆 ◆制圖:殷倩 ◆編輯:陳文潔 黃文卿
來源:泰州發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