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沿河風貌打造船集文化
鄉土文化涵養文明鄉風
河邊修繕一新的圍墻、庭院。顧佳供圖 鄉村振興,既要“塑形”,也要“鑄魂”。環境提升不僅扮靚村莊顏值,也助推村民提高自身素質,因此既是“塑形”,也是“鑄魂”。近日,走在海陵區罡楊鎮罡門村,以前的臭水溝不見了,家門口的風景正變得越來越美,村民出門的心情都不一樣。 在罡南自然村南大河南側的濱河步道施工現場,工人們正在修繕河邊破損的圍墻,大家分工明確、相互配合,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 “項目主要進行沿河段風貌提升以及建筑立面整治,清理沿河違建棚屋以及沿河雜草,增加竹籬笆圍欄補植花草、親水植物,建筑立面整體出新,增加灰色墻裙。”項目現場施工負責人周柏說,下一步,將對周邊菜地進行整體梳理,增加竹籬圍擋,營造整潔美觀的沿河環境,爭取在年底達到整體施工效果。 “清理整治后的圍墻庭院看上去整潔美觀。家里變美了,大家亂扔垃圾、亂涂亂畫的不文明習慣也改了不少。”家住南大河邊的村民周維旺說,現在村民們都親身感受到了美麗鄉村帶來的變化,也更愿意維護好這份美麗。 據介紹,罡南自然村位于泰州西北郊里下河水鄉前端,今年將積極爭創省級特色田園鄉村。該村計劃圍繞水漾之徑——江海之門故事、村舍之徑——鄉村活力故事、花漾之徑——產業振興故事三大結構規劃,重點打造當地特有的船集文化。 濱水步道是水漾之徑的一部分,步道建成完工后,將新增游船碼頭,結合景墻、船型座椅等向游客展現船集文化,并增加游憩等功能空間,同時滿足村民日常生產生活需求。 罡門村還在罡南全域全面啟動綠化景觀改造工程,以鄉土品種為主,多使用瓜果蔬菜、自繁衍花卉等裝扮鄉土自然。 “鄉土文化是最樸實的教材,村里環境好了、鄉土文化留住了,村民的精神需求得到滿足,大家的日子才會越過越舒心。”罡門村黨總支副書記張靜說,接下來,該村將依托爭創省級特色田園鄉村這一契機,重點推進水岸花塢、新農民俱樂部、幸福廣場、濱水景觀等項目建設,調動村民參與鄉村建設和管理的積極性,大力倡導培育鄉風文明,營造健康、文明、舒適、干凈的村莊環境,提升村民的歸屬感、獲得感和幸福感。
作者:顧佳 通訊員 沈雁秋 郁星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