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海陵:2200余名“法律明白人”成為基層社會治理的“多面手”鄉村振興的“領跑員”
“法律明白人”,讓群眾更“明白”。在泰州市海陵區,有一支2200余人的“法律明白人”隊伍,他們活躍在一線,是基層社會治理的“多面手”、鄉村振興的“領跑員”。 政策法規“宣傳員” “老袁講的都是跟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法律知識,內容很實用,方式也新穎,幫我們解決了很多難題!”說起社區的“法律明白人”袁伯鴻,城中街道南蒲社區的居民們都紛紛豎起了大拇指。 在社區校外教育輔導工作站里,袁伯鴻連續11年免費開展法治書法培訓班,講解《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青少年犯罪法》等法律法規,給孩子們講述青少年違法犯罪的案例,讓孩子們明白什么事情該做,什么事情不該做。每逢社區活動,袁伯鴻還會創作、編排法治文藝節目進行演出,用三句半、唱鳳凰等群眾喜聞樂見的表演形式,為居民們說上幾句、唱上幾段。 創新形式的普法宣傳已經成為海陵區“法律明白人”的工作常態,作為政策法規的“宣傳員”,他們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以案釋法,將枯燥的法律條文轉變成家長里短,讓群眾喜聞樂見,普法宣傳效果明顯。 矛盾糾紛“調解員” “張主任,你快過來幫我們評評理,這件事該怎么辦!”罡楊鎮夏莊村張姓四兄弟為了母親的贍養問題鬧起了矛盾。“法律明白人”張小平了解這一情況后,分別與這四個兄弟談心、交流,給他們普及法律知識,分析事情矛盾的焦點,經過多次的溝通協調,最終四個兄弟共同商定了贍養事宜。 用法巧解“千千結”,以情融化“萬丈冰”。他們是矛盾糾紛“調解員”,他們充分發揮自身人熟、地熟、事熟的優勢,以法交心、以情換心,把一起又一起的基層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努力做到矛盾糾紛不出村。 社情民意“聯絡員” 城西街道海光社區的某條路段存在道路坑洼、下水管網不通等問題。“法律明白人”陳晨了解情況后,邊安撫居民情緒,邊將情況上報給相關職能部門,并保持跟蹤對接,最終促成了道路(管網)修復工程順利實施,解決了周邊居民關切的問題。 群眾利益無小事,一枝一葉總關情。他們是社情民意“聯絡員”,把群眾的需求作為工作的方向,將群眾滿意度作為工作標準,成為連接群眾、政府、法律顧問等多方的溝通橋梁,有效維護了基層群眾的合法權益。 今年以來,海陵區聚焦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不斷加大村(社區)“法律明白人”培養力度,開展專題法治培訓活動24場次。截至目前,全區“法律明白人”參與化解基層矛盾糾紛1200余件,提供法律服務3600余次,為法治鄉村建設貢獻著獨特的力量。
編輯:姜景旸 王晶 作者:滕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