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泰州:以構筑“暢安舒美”的立體交通網絡助力經濟發展提升民生福祉
經濟發展,交通先行;民生幸福,交通先行。 江蘇省泰州市堅持以“致力民生、聚力轉型”兩大主題為總牽引,把交通運輸作為全市現代化建設的關鍵支撐,交通基礎設施投資總額近930億元,全力構筑外通內聯、暢安舒美的立體交通網絡。 交通是一座城的脊梁。截至2021年底,泰州市綜合交通網總規模達1.24萬公里,2021年省重點交通建設項目年度投資額增幅居全省第一,泰州公鐵水空立體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已經初步建成。一串串豐碩的成果,續寫著“交通先行”的時代故事,濃縮著泰州交通的萬千氣象。 北沿江高鐵、鹽泰錫常宜鐵路前期工作穩步開展、加快突破,常泰鐵路前期工作正式啟動、全面推進。“進京達滬”的鳴笛響徹泰州大地,讓這座城市成為京滬經濟大動脈上的重要節點。 2012年,泰州長江大橋建成通車,成為了長江上唯一以“泰州”地名命名的過江通道。10年后的泰州,常泰長江大橋、靖江江陰長江隧道、張靖皋長江大橋三條過江通道同時建設,江陰第三過江通道已完成通航條件評審,過江通道“兩通三建三規劃”的壯美畫卷全面鋪開。 2020年12月18日,阜溧高速公路建湖至興化段、常泰長江大橋高速公路北接線、滬陜高速公路平潮至廣陵段三條高速公路同時在泰州市開工,掀起了泰州高速公路建設新一輪熱潮。10年來,泰州市加快完善“兩縱四橫”高速公路網,通車里程已達320公里。市區快速路主骨架初步成型,在建、建成快速路總里程達80公里。 10年間,泰州市“四好農村路”建設扎實推進,建設、管理、養護、運營齊頭并進,農村公路里程從8000公里躍升至9000公里,路網密度達162公里/百平方公里,解決了臨水臨河、平交道口、急轉陡坡處的安全隱患,一張“外通內聯、有效銜接、進村入戶、安全便捷”的公共交通網形成,讓群眾生活出行更便捷、更高效、更安全,成為城鄉一體化發展、鄉村振興的有力支撐、強勁引擎。泰興市、醫藥高新區(高港區)先后創建成“四好農村路”全國示范縣。2019年,泰州已實現了“四好農村路”省級示范縣全覆蓋。 泰州港邁入全國大港行列,2021年吞吐量突破3.5億噸,千噸級航道實現縣級節點全覆蓋。今年1至5月,泰州港以1.5億噸的貨物吞吐量,首次躋身全國前十。江蘇煤炭物流靖江基地、深國際物流中心等一批10萬噸級以上專業化碼頭項目全面推進,打造長江流域專業化大宗散貨中轉基地及交易中心。
近日,揚州泰州機場二期擴建工程先導項目開工,標志著擴建項目正式進入工程建設階段。揚泰機場二期擴建工程按照近期目標年(2030年)旅客吞吐量1000萬人次進行設計,將新建一條3200米平行滑行道及相應的滑行道系統,新建T2航站樓9.7萬平方米,新增站坪機位合計36個。機場累計開通國內外航線54條,城市候機樓服務全市。
持續落實防污治理,114個沿江及內河碼頭環保手續整改、777個內河非法碼頭專項整治、1509輛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老舊柴油貨車淘汰等重點任務完成量均居全省前列。縱深推進安全生產,道路運輸萬車事故起數和萬車死亡人數同比下降率位居全省前列。積極探索推進“智慧交通”建設,國省干線“智慧養護”打造出了泰州樣板。 作者:邱駿 陸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