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海陵:乘勢而上,奮力構筑“太陽城”
太陽光照射車棚半個小時,就可為一輛電動汽車充滿電;路燈不用接線、直接固定在路邊,白天吸收陽光儲能,晚上就能用“自己發的電”照明;就連展館外的玻璃幕墻,也是光伏材料所制,美觀的圖案背后兼具發電功能……近日,走進泰州市海陵區新能源產業園區,一大批看似普通卻又“十分神奇”的公共設施,正在陽光照射下“悄悄蓄能”。 推動園區公共設施越來越多實現“能源自給”,是泰州市海陵區依托新能源產業基礎優勢,奮力打造“太陽城”、建設“零碳園區”遠景規劃中的一處生動縮影。 “近年來,我們搶抓‘30·60’碳達峰碳中和窗口機遇,明確以新能源產業為主導的‘太陽城’建設作為重大發展戰略。”海陵區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海陵區新能源產業經過多年的發展,沿鏈而進,以鏈強群,形成太陽能光伏、動力及儲能電池兩大產業板塊。特別是在太陽能光伏領域取得顯著成果,以龍頭企業為引領,帶動了一批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紛紛落戶,一批新能源項目相繼建成投產。在此基礎上,本土企業也在積極推進儲能電池項目,全區域推進屋頂分布式光伏試點工作如火如荼開展,新能源產業版圖持續豐富完善。 在泰州海優威應用材料有限公司廠區內,一輛輛滿載原材料的大卡車有序停放,工人們駕駛著叉車快速穿梭于卡車和倉庫之間,忙著裝卸貨物。另一邊,車間內機器轟鳴,一卷卷成品EVA膠膜隨之源源不斷地“走”下生產線,等待運送至下游客戶企業。膠膜是光伏電池組件里不可或缺的配套產品。一般電池組件在生產過程中,有兩個環節需要用到EVA膠膜,它能幫助組件夾層排干空氣、增強對陽光的吸收,同時也對組件起到防護作用。 作為園區產業鏈圖譜上的重要一環,他們的客戶不少就在園內,“隔墻供應”成為現實,大大減少了運輸成本。該企業今年2月與海陵區簽約三期項目,8月份三期項目即開始試生產,隨著三期項目的完成,泰州工廠滿產年產能可達25-30GW的膠膜,同時該企業也實現了完整的光伏封裝膠膜生產鏈。 完備的產業鏈,是新能源產業發展壯大的重要一環。為此,海陵區以“鏈式思維”科學謀劃推進,在產業鏈上、中、下游分段發力,招引龍頭項目落戶、加快配套項目建設,同時大力推廣“光伏+公共設施”“光伏+工商業屋頂”等全場景示范應用。經過不懈努力,在隆基、一道新能源等龍頭企業的帶動下,目前海陵區已形成“硅料-電池-組件-服務-電站”全產業鏈,產業鏈完備率達到95%,園區內“隔墻供應”體系基本形成。 不僅如此,海陵區還通過實施“畝均論英雄”等系列改革,為產業項目提供優質載體資源。同時為促進產業人才和關鍵技術向新能源產業集聚,海陵區廣納賢才,先后促成7名院士、129名專家與海陵簽約,專門組建新能源產業專家服務隊,為新能源產業發展“把脈問診”。 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8月份,海陵區新能源產業產值170.9億元,同比增長53.9%。“到今年底,海陵區光伏電池產能將達到10.2GW、組件產能24.2GW,新能源產業產值預計突破200億元,占規上工業產值比重達30%。”海陵區工信局相關負責人說。 海陵區將立足產業優勢,乘勢而上,抓十億項目、攻百億企業、跨千億臺階,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力爭到2025年,實現光伏電池產能超20GW、組件產能超30GW、光伏發電裝機達400MW、光伏全產業鏈規模達600億元、新能源及其相關產業規模突破千億元大關。
來源:泰州新聞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