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健康產業發展進入全新階段!
黨的十八大以來
我市依托國家級醫藥高新區 和一批全國醫藥制造百強企業 積極推進 大健康產業“藥、醫、養、食、游”融合發展 初步形成了 具有泰州特色的大健康產業體系
近日 我市舉行 “奮進新泰州 建功新時代”系列 主題新聞發布會 ——大健康產業建設專場 市發改委副主任史凱忠 市工信局副局長黃衛民 市市場監管局副局長李萍 泰州醫藥園區管委會副主任趙榮林 介紹了我市近年來
構建大健康產業體系的工作措施和成就 以及今后一個時期的打算
大健康產業是包括健康制造業、健康服務業在內的綜合性大產業。綜觀我市大健康產業建設,貫穿其中的“四個堅持”至關重要。 我市成立大健康產業集聚發展試點領導小組,持續深化大健康產業研究與謀劃。
2016年,我市大健康產業集聚發展試點列入國家《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綱要》。2017年9月,中央長江辦對《江蘇泰州大健康產業集聚發展試點方案》形成復函。2017年11月,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省政府辦公廳印發《江蘇泰州大健康產業集聚發展試點方案》。2018年3月,省發改委印發《泰州市大健康產業集聚發展規劃》。在此支持下,我市印發《關于打造三大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推進產業強市的實施方案(2020-2022年)》《泰州市“健康名城”建設實施方案》等系列文件,并將大健康發展列入各市(區)績效考核體系,形成大健康產業發展的工作支撐體系。
十年來,我市始終堅持“中國醫藥城就是泰州,泰州就是中國醫藥城”的發展理念,把中國醫藥城作為城市名片打造。醫藥高新區(高港區)始終堅持“中國第一、世界有名”的目標定位,持續推動產業相融共生、提速提質。
市委市政府專門成立中國醫藥城發展委員會,放大部省共建機制效應,出臺24條政策意見,推進醫藥高新區與高港區融合發展。同時,按照“垂直整合、鏈式發展”思路,“橫向”發揮生物醫藥產業引領作用,“縱向”以揚子江藥業等頭部企業為核心,建強產業鏈實現聯動發展。
截至去年底,中國醫藥城落戶各類醫藥企業1200多家,醫博會已成為高品質高層次健康產業國際交流合作平臺,世界首個豬瘟藍耳二聯活疫苗、全國首張成人全營養配方特醫食品注冊證、國內首個改善新冠肺炎造成急性肺損傷藥物等越來越多的科研成果,正通過中國醫藥城邁向全國、走向世界。
2021年,我市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產業完成產值806.9億元,規模位于全國前列,年銷售超10億元醫藥大品種達18個。
我市積極推進“藥、醫、養、食、游”跨界融合發展,在鞏固“藥”優勢的同時,積極向醫療服務和養生、旅游兩頭延伸。
大健康產業發展進入全新階段
今年 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 “支持泰州等地建設 大健康產業集聚發展示范區” 這意味著 泰州大健康產業集聚發展 進入全新階段 我市大健康產業發展目標是,到2025年力爭建立起體系完整、結構優化、城鄉協同、特色鮮明的大健康產業體系,集聚效應和示范效應不斷顯現,大健康產業規模突破4000億元,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成熟經驗。
下一階段 我市將主要圍繞四個方面 發力推進大健康產業發展 ↓↓↓
壯大健康制造能級
培育特色集群
我市將聚焦生物藥、化學藥、現代中藥、醫療器械等重點領域,全面提升產業研發創新能力,增強產業鏈核心競爭力。同時,壯大特醫食品、健康食品產業規模。建設國家獸用生物制品技術創新中心,打造動物保健產業集群。
大健康產業基礎是制造,核心是服務。我市要以特色取勝,打造區域健康服務品牌,突出高端個性化醫療服務,深化與南京醫科大學合作,建設區域醫療中心,加快特色專科醫院發展;積極發展健康管理新型業態,推動“互聯網+醫療健康+保險”模式發展,為居民提供便捷、個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務;推動發展遷居式異地養老和旅居式養老業態,促進健康與文化、健康與養老、健康與旅游等方面融合集聚。
同時,我市將引入市場力量提高體育場館賽后經營效益,最大限度發揮省運會綜合效應,大力發展健身休閑業,打造一批影響力大、參與度高的品牌賽事,推動生態旅游與中醫藥、養生養老、休閑健身等相關產業融合發展。
我市將以“創新鏈+產業鏈”融合為導向,建設大健康產業自主創新區,統籌創新資源配置、創新空間布局和產業發展。我市將推動醫藥高新區建設國家創新型醫藥園區,規劃建設泰州市科創中心,組建科創與人才發展集團,整合提升平臺矩陣,并將提升創新藥物研發轉化能力,激發企業創新動能,建設泰州離岸創新中心,高質量培育創新主體。
我市將不僅推進泰州醫藥高新區(含泰州綜合保稅區)與自貿試驗區同步開展中國(江蘇)自由貿易試驗區生物醫藥全產業鏈創新發展試點,還將大力推動泰州大健康企業“走出去”開展跨國經營。
我市還將創建藥品進口口岸,持續擴展口岸職能,立足泰州大健康產業示范區定位,在人才建設、臨床研究、注冊申報、要素保障等方面實現創新突破、先行先試,突出數字賦能,積極發展智慧醫療、精準診療和遠程診療。
此外,我市還將高質量辦好中國(泰州)國際醫藥博覽會,加強與上海張江、南京生物谷、連云港高新區等園區的交流合作,更好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