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 | 我市“十四五”期間投資184億元建206所中小學幼兒園
9月初,隨著最后一方混凝土澆筑完成,泰州市第二中學附屬初中改擴建工程項目順利封頂。“計劃2023年春學期投入使用,辦學條件將會大幅度提升,教學環境也將實現大幅度改善。”項目負責人周冰說,改擴建項目由1棟5層教學樓、一棟2層報告廳、一棟3層體育與藝術綜合樓及地下室人防車庫組成,僅耗時180天、即完成5層主體結構及人防地下室主體結構施工。 8月8日,伴隨著挖掘機作業的轟鳴聲,總投資約3億元的泰州市春暉初中建設項目開工。該項目預計2023年竣工交付、可有效提供2400個學位,這是泰州市從實際出發,立足于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重要工程,是落實“十四五”城區中小學布局和建設規劃、有效化解城區“大校額”“大班額”問題、策應“一軸一核三極三城”城市發展藍圖、滿足群眾共享優質教育資源的具體舉措。 錨定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目標,泰州市優化教育資源配置,推動教育改革創新,努力從“學有所教”邁向“學有優教”,讓更多孩子在“家門口上好學”。據了解,“十四五”期間,該市將累計投入資金184.16億元,建設中小學幼兒園206所,其中,幼兒園102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84所、高中階段學校20所,新增學位13.05萬個。泰州市圍繞“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這一根本任務,堅持優先發展教育事業,聚焦推進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辦好老百姓家門口的每一所學校,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讓每一個人都能通過教育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 如今,城市與城市之間的競爭,歸根結底取決于包括教育在內的軟實力的強弱。唯有不斷擴大教育資源供給,讓公共服務更好地惠及民生,方能體現城市發展之要義。為此,泰州市始終堅持把教育當作最大的民生,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全力擴增優質資源供給、全力激發教師隊伍活力、全力提升教育教學品質,持續加快優化教育布局規劃,并明確城市總體規劃、詳細規劃,必須優先規劃學校,為新辦學校提前預留空間。今年全市將新開工、竣工中小學(幼兒園)各50所以上,逐步消除“大校額”“大班額”問題。深化集團化辦學,充分發揮優質學校的帶動作用,真正讓優質教育資源尤其是優秀教師資源流動起來,滿足老百姓家門口“上好學”的愿望。落實“雙減”政策,推行中小學教育教學視導,建設分層作業數字資源庫,將優質社會資源導入“5+2”課后服務體系,構建跨學科貫通培養的課程體系,探索“幼小初高”系統培養路徑,不斷提升學校辦學質量,切實緩解家長教育焦慮。 集團化辦學已經成為泰州市擴大優質教育資源供給的主要發展路徑。受益于多元的集團化辦學模式,在泰州越來越多的新學校加速發展,薄弱校走出“洼地”,農村校煥發生機。任何形式的辦學主體中,教師都是最寶貴的資源。在泰州各個市(區),集團內教師交流已經成為常態。姜堰區規定,集團、聯盟內每年參加交流的骨干教師比例要達到符合交流條件骨干教師總數的15%,各分校在教學計劃制訂、教學檢查、教學監測與評估等方面統一要求;靖江市則進一步加大集團內教師流動力度,確保全市教師流動比例不低于20%。各教育集團還根據實際情況建立互派干部、教師輪崗交流制度,盤活了集團內干部和骨干教師資源。 8月30日,泰州市城東中心小學春暉校區的全體師生正式入駐新校園。王梓然同學高興地說,“我喜歡踢足球,新校區多了籃球場和足球場,以后我可以和同學們一起在操場練球,真的太開心了。據介紹,作為泰州市城東中心小學集團成員校之一,新校區辦學規模由原來的6軌增加到10軌,在校學生近2000人,一年級新生共有11個班,集團統籌調配師資,遴選中層骨干、新銳教師、學科帶頭人進入校區,平均每個年級新增20名教師,平均班額45人左右。
來源:泰州新聞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