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興化:“互助組”讓“養老”變“享老”
爬滿絲瓜藤蔓的涼棚下,結對互助人、互助志愿者、村老齡協會會長圍坐在獨居老人身邊,不時傳出歡聲笑語。這是中秋節出現在江蘇泰州興化市昌榮鎮鹽北村秦莊自然村獨居老人劉永干小屋前的畫面。 劉永干現年84歲,是名孤寡老人。去年10月起,他的身邊便有了一個“互助組”關注、關愛他。這個互助組共3名人員,有結對互助人、老支書蘇正宜,互助志愿者、村結報員陳建潮,村老齡協會會長計桂林。蘇正宜是劉永干的近鄰,負責每日探望、照料日常生活;陳建潮負責代購代辦;計桂林負責每周上門檢查、看望。“劉大哥身體之前還算好,自從8月20日頭部開了刀,就明顯差了些。”蘇正宜說,劉永干出院回來后,他每天早中晚過來陪伴,給他煲骨頭湯、助浴,現在劉永干的傷口已經痊愈。 在劉永干老人屋里還貼著一張“居家養老結對互助登記表”,表中記載著老人情況、鄰里結對互助人情況、互助志愿者情況,包括年齡、身體狀況、聯系電話。 秦莊自然村共有14名高齡獨居老人,都分別對應著一個“互助組”。 昌榮鎮老齡協會會長、退休老干部羅寶淦介紹,高齡獨居老人居家養老“互助組”工作已在該鎮鹽北村、存德村、雙星村的9個自然村試點,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效果。 “‘我幫你,你幫他,老年朋友是一家’,農村老人互助式照料,非常有必要,也迫在眉睫。”昌榮鎮黨委副書記石友山介紹,昌榮鎮現有總人口3.86萬多人,其中60歲以上老人超過1.21萬人,70歲以上老人9154人,空巢老人1162人,獨居老人655人,殘疾老人47人。一些空巢、獨居老人遭遇的不幸,尤其是去年安仁村一位獨居老人在家里去世三天后才被發現的情況,讓昌榮鎮下定決心實施老年人互助關愛計劃。 經過走訪、座談,他們決定嘗試獨居老人居家養老互助服務模式,并在鹽北村、存德村、雙星村3個行政村試點建立村老齡協會組織網絡,各行政村成立老年工作領導小組和工作班子,行政村黨組織書記為組長,各自然村負責人為副組長,其他村干部為工作人員。互助工作以自然村為單元,挑選責任心強、有愛心的退職村干部、老黨員擔任自然村老齡協會會長。同時,建立一支老齡協會志愿者隊伍。 成立結對互助組是獨居老人居家養老互助服務的重中之重。根據行政村、自然村的情況,以及老人的身體狀況,先讓老人自愿互助結對。身體好的、年紀輕的與身體差的、年紀大的結對,距離近的就近結對,性格、志趣相投的結對,親戚朋友結對。剩下的無人結對的老人,與村干部、黨員結對。這樣,一個高齡獨居老人對應著一個“互助組”,運營后,做到了老人平時有人探望、生活不便時有人幫、生病時有人照料。 為推進獨居老人居家養老互助服務活動走深走實、在全鎮各村推廣,昌榮鎮制定了實施意見,將互助工作列入綜合考評,并明確對自然村老齡協會會長給予每月100元通訊補助,年終對互助組優秀志愿者予以表彰。 “這種互助式養老有效改善了農村老年人特別是留守、空巢、失獨老人的生活狀況,解決了他們生產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困難,豐富了他們的精神文化生活,弘揚了鄰里互助的傳統美德,推動了鄉風文明。”興化市老齡協會會長劉云山說。
來源:興化市委宣傳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