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飛!朝著太陽的方向——江蘇省第十一屆殘運會開幕式文體展演側記
鳳城河畔,浪花淺唱,500萬泰州兒女喜迎盛會,張開歡迎的臂膀。茉莉花海,燦爛盛放,479萬江蘇殘疾人朋友在同一片藍天下,綻放共同的夢想。在《一起向未來》歌聲中,江蘇省第十一屆殘疾人運動會開幕式的大幕拉開。
來自全省13個代表團依次進入會場,他們逐夢而來,步伐堅定而歡快,用樂觀自信的笑臉展示了熱愛生命、感恩奮進的向上精神。當慷慨激昂的旋律響起,全體起立高唱國歌。國旗下,來自特殊學校的40名師生用手語“唱”出心里的歌。這片深愛的土地上,他們感受著同樣的溫暖與幸福,也書寫著別樣的精彩人生。
她看不見世界,卻讓世界看到了她。從體育賽道到世界音樂殿堂,曾經的省運會短跑冠軍,成長為享譽國際的演奏家,吳晶在更大的舞臺展示江蘇兒女的獨特風采,就如同她的笛聲一樣,溫柔、堅韌,充滿生命力。“體育和音樂一樣有力量,當看不見光亮時,他們是我感受世界的獨特方式。”吳晶在用自己的存在,鼓舞著像她一樣渴望綻放的伙伴們。“只要有夢想,心里會長出翅膀。”
燈光漸明,來自泰興市殘疾人康復中心的殘疾兒童,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牽手走上舞臺,帶來情景舞蹈《茉莉花開》。短短五分鐘的演出,老師吳佳慧帶著孩子們排練了上百遍,不斷重復,直至形成肌肉記憶。吳佳慧說,這次的演出像一顆種子,種下希望,通過努力這些孩子們也可以自信地站在人群中央,展現自己的風采。舞臺上,殘疾兒童和健全兒童一起學習、玩耍、康復訓練,就像平常在幼兒園一樣,殘健融合、互幫互助,在泰州、在江蘇,殘疾兒童們享受著公平的教育待遇。
體育是搭建起“殘健共融”的橋梁,科技則是承托一切的力量。生來肢體殘疾的果果,在野馬的幫助下“走”上舞臺,今年才3歲的他笑得很燦爛,這樣用來輔助行走的康復器材有著很可愛的名字,兔子、獅子、野馬等。科技和愛,助力殘疾人突破自身局限,綻放生命光彩,實現繽紛夢想。節目的最后,多名肢殘青少年在機器人的助力下,匯聚在一起。江蘇已建成的443家殘疾兒童定點康復機構,每年為3萬多名殘疾兒童提供康復訓練。在這個偉大的時代里,所有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正在通過奮斗一一實現。
《青春夢想》篇章中,四名盲人朗誦演員與手語方陣共同演繹音詩畫《追光者,追夢人》。“你相信光嗎?我相信,因為,透過生命的裂縫,光照亮了我的人生。”“光是體育,是夢想,是只要肯努力,我們殘疾人一樣也可以成為自己的英雄。”這是一首寫給殘疾運動員的抒情詩,也是一首殘疾人感恩友愛、體育與生命的贊歌。在手語老師的帶領下,30名聽障少年奉獻了6分鐘,如舞蹈般優美的手語表演。聲音和畫面的雙重沖擊讓現場觀眾忍不住動容,“他們和殘疾運動員一樣,付出了我們難以想象的艱辛和汗水。”市民李君的話中充滿了敬佩。
鳳凰于飛,翙翙其羽。在第三篇章《活力綻放》中,泰興殘疾人排舞基地的20名殘疾人坐在輪椅上,踏歌而起。肢殘,志不殘,整齊劃一的舞蹈,用輪椅也能做到。伴著歡快的音樂,現場輪椅旋舞,競技輪動,合成一曲熱烈、真摯的生命頌歌。他們中間有農民、家庭主婦、車間工人、殘疾人之家的管理員……《我依然奔跑在路上》舞出他們平凡不平庸的人生故事,呈現了殘疾人在全社會的關愛下,從一個微笑、一次攙扶、一次領路中,重拾自信,奔赴熱愛,奔向未來。
作為中國殘疾人排舞的起源地,江蘇一馬當先,其中的佼佼者就是泰興市殘聯的殘疾人排舞隊,他們曾獲得全國比賽特等獎。2020年開始推廣的這項群眾運動,僅僅在泰興就有三四百名殘疾人參與。一次次動作磨練,一滴滴汗水流淌,他們在蛻變成長,傳遞著鳳凰涅槃的正能量。現場雷鳴的掌聲中有來自于肢殘運動員的肯定,鹽城田徑隊投擲項目的運動員胡健旭不停地拿手機記錄下眼前的畫面,“他們的表演讓我嘆為觀止,讓我忍不住想參與進去。”
演出進入尾聲,在《領航》的歌聲中,演員們一襲銀色衣裳,形如勇往直前的帆船,在波浪中,他們勇敢揚帆,周圍愛心涌動,傳遞善良,在殘健同行、攜手奮進的新時代,理解和尊重溫暖彼此的心房。一路雖顛簸,但秉持“勇氣、決心、激勵、平等”的殘奧價值觀,一艘艘帆船向著未來遠航、遠航。 作者:朱世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