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市姜堰區:打造高位均衡教育體系 讓城鄉孩子共享教育藍天
日前,記者從國家統計局姜堰調查隊獲悉,該隊調研泰州市姜堰區3所學校及136位家長的結果顯示,姜堰區已實現基礎教育優質均衡發展,超九成受訪家長高度認可姜堰教育。
近年來,姜堰區堅持以最好的資源、最強的改革、最大的關愛支持教育,在江蘇省率先提出“教育立區”發展戰略,致力辦“品質、品牌”教育,創“教育之鄉”特色,全面提升教育現代化、特色化和國際化水平,促進教育事業蓬勃發展,滿足學生“有學上”“上好學”的成長需求,讓每個孩子均享受到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 資源公平,統籌推進學校建設,讓城鄉學校一樣美。姜堰區不斷加大財政投入,按照區域同標、城鄉同標,分層級、分階段提高各校裝備水平,全力完善每個學校的功能用房及設施,讓優質均衡教育資源惠及每個孩子。姜堰南苑學校改擴建、三水小學新建、東板橋校區改擴建、運糧小學食堂改擴建、羅塘校區改擴建……一批學校改擴建項目正按序時推進,通過布局調整保證學位供給,預計可增學位1680個。 由于城鄉學校在硬件設施、教學管理等方面差距逐步縮小,家長對當地教育環境的滿意度高。國家統計局姜堰調查隊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調研結果顯示,90.4%的受訪家長對姜堰區教育環境(水平)表示“非常滿意”和“基本滿意”。
建強隊伍,統籌招引教育人才,讓城鄉教師一樣優。教育均衡不僅是改善辦學條件,更需要師資配備公平。姜堰區專程赴中科大招聘緊需人才,簽約南大、浙大、復旦、中科大數學、物理、生物等學科優秀畢業生9名,其中,博士2名、碩士4名、本科3名;組建高中教育集團3個,實行“四星帶三星”“城區帶農村”運行方式,通過師資配置優化、教學資源整合,形成強校帶弱校、城區帶農村的教育發展新局面,縮小城鄉、校際教育發展差異,使姜堰區優質教育資源不斷擴容,讓優質均衡教育的陽光照耀每個孩子。 姜堰中學支教溱潼中學以來,每月都以視頻指導、教學展示、送教下鄉等形式輸送優質課堂,以“點菜”方式精準滿足溱潼中學所需資源。溱潼中學教師周國華高興地說:“姜堰中學教師上的示范課生動有趣、氣氛活躍,帶動學生參與性和積極性很高,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主體、寓教于樂。這也是我以后教學的方向。” 機會公平,優化教育頂層設計,讓城鄉教育質量一樣高。為保障每個孩子均衡入學機會、促進教育資源均衡調配,姜堰區出臺的“組合拳”教育政策拳拳到肉:學前教育破解“入園難”“入園貴”,建立并完善以普惠性資源為主體的辦園體系,穩步實施幼兒園布局和建設規劃,實現“有園上”“上得起”,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95.72%、泰州市第二,省優質園占比88.6%、泰州市第一;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學校布局和建設規劃不斷完善,全面落實義務教育就近入學要求;發展高中教育優質特色,加大對農村薄弱高中的幫扶力度;職成教育優質融合發展,持續鞏固校企合作成果,強化社區教育中心建設,開發特色培訓項目,完善全民終身教育培訓體系。
從“有學上”到“上好學”,優質教育資源正化為甘霖滋潤每一株嫩芽,更多孩子享受到教育均衡發展的紅利,擁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姜堰區教育將勇擔育人使命,以“優質”回報“優先”,以群眾“滿意度”回饋政策“含金量”,繼續將更優質的教育資源和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姜堰老百姓,提升老百姓教育滿意度。(黃文婧 馬軍 章明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