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江市以創新引領制造向“智造”蝶變
黨的十八大以來,江蘇省靖江市始終將制造業作為立市之本、強市之基,深入實施傳統產業高質量提升和新興產業高起點推進工程,推動制造業高端化轉型、數字化變革、綠色化提升,全市工業經濟呈現穩中提質、穩中有進的良好發展態勢。 2021年,全市實現工業開票銷售1678億元、工業投資261億元,分別比2012年增長89.2%、92.6%,2021年位列“工業百強縣”第26位。 聚焦“培大育強” 產業集群壯起來 來自中國船舶工業協會和市工信局的數據顯示,2021年,靖江造船完工量占全球總量的10.24%、全國的21.6%;新接訂單量占全球總量的14.7%、全國的27.3%;手持訂單占全球總量的10.78%、全國的22.7%,全年新接訂單量超過了世界造船大國日本。 靖江造船企業抓住造船產業從日韓向中國轉移的大機遇,不斷發展壯大,演繹著裂變式發展的傳奇,造船業也成長為靖江的支柱產業。目前,靖江基本形成造、修、拆、配套完整產業鏈。龍頭企業新時代、新揚子均位列全國造船企業前5強,全市船舶配套企業達200余家。 船舶產業的變大變強,是靖江市深入推進產業集群發展、提升產業能級的縮影。據介紹,圍繞“先進制造集聚區”發展目標,近年來,靖江市持續深耕“船車機電”等主導產業,加快傳統產業高質量提升和新興產業高起點培育,積極招引推動龍頭型、基地型重點項目落地,加速構建靖江產業發展新優勢、新集群。 目前,全市共集聚14個工業門類9000余家制造業企業,形成船舶海工、汽車零部件、高端裝備、電機電器等主導產業集群,成為全國最大民營造船基地、江蘇省汽車零部件產業基地、國家火炬計劃微特電機及控制產業基地。此外,總投資52億元的凱飛民用航空結構件項目開工建設,帶動航空零部件產業加快集聚;總投資百億級的青山新材料項目發揮“鏈主”效應,推動新型金屬材料產業集群發展……航空、金屬材料等產業的“落地成群”,助推了靖江市新興產業體系的加快構建。 聚焦“專精特新” 企業實力強起來 工業經濟始終是靖江經濟的主動力,工業企業始終是靖江發展的主陣地。靖江市積極引導和鼓勵企業強鏈補鏈、數字轉型,堅持走“專精特新”發展道路,今年獲批認定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4家、省級智能工廠1家。 作為靖江市一家民營企業,江蘇艾蘭得營養品有限公司通過9年的國際化布局,成功從價值鏈低端挺進保健食品、功能性食品、膳食補充劑、OTC藥品等領域,目標客戶直達歐美發達市場,目前已成為營養保健品領域的“獨角獸”,企業連續多年蟬聯行業出口冠軍。 像艾蘭得公司一樣,10年來,靖江市的工業企業大力踐行新發展理念,以專精特新為引領,著力打造品牌、提升質量、制造標準,企業實力再攀新高。卓然股份集成整合智能重裝優勢,成功上市科創板。三江電器獲批科技部國外專家項目。亞星錨鏈主導編制了世界首個海洋系泊鏈國際標準,入選全國第三批制造業單項冠軍示范企業。先鋒半導體自主研發5納米芯片刻蝕機核心部件,打破國際壟斷。 截至2021年,全市擁有規上工業企業653家,比2012年增加224家;開票銷售億元以上企業172家,較2012年實現翻番,其中百億元企業1家、10億元以上企業19家。全市已認定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1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4家、省市級以上64家。 聚焦“靖江智造” “數字轉型”跑起來 艾蘭得營養品有限公司上線運行國家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標識解析注冊企業近6000家,標識注冊量超5億;大中電機股份有限公司實施泰州市首個國家級智能制造新模式應用項目,成功入選省長質量獎、省重大項目;道道全糧油靖江有限公司以“工業4.0”目標,投資打造高度智能化的臨江糧油產業基地,獲評省首批智能制造示范工廠;江蘇新萌芽智能紡織有限公司歷經6年時間的探索,打造出全球唯一、行業第一的智能化無人工廠…… 10年來,一個個自主創新的突破,一個個高大新尖的應用,是“靖江智造”奮勇開拓、轉型突圍的生動實踐。 靖江市錨定“長三角智造市”目標定位,把數字化轉型、智能化制造作為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的主攻方向,引導企業全面進軍“智改數轉”新賽道,加大自動化、智能化改造,大力推進智能示范車間創建,重塑高質量產業領先優勢。圍繞“智能+”戰略,靖江市積極鼓勵和引導企業加快智能裝備應用步伐,推動企業由“制造”向“智造”轉變,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在企業研發設計、生產制造、運營管理、售后服務中的深度融合、集成應用,促進制造業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變,打造靖江高質量發展加速度新亮點。 截至目前,靖江市累計建成5G基站631個,擁有省級智能工廠1家、省級智能車間15家、高新技術企業240家、省星級上云51家,“智改數轉”正不斷賦能“靖江智造”再創新優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