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在全省率先出臺“一老一小”整體解決方案
補齊服務民生短板 促進人口均衡發展 日前,市政府印發《市政府關于印發泰州市“一老一小”整體解決方案的通知》(以下簡稱《方案》),明確我市養老托育工作的基本思路、主要目標、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通過系列舉措,增加養老托育普惠性服務供給,全面提升“一老一小”幸福感。據悉,我市是全省首家發布“一老一小”整體解決方案的地市。 “一老一小”是社會普遍關注的重大民生問題,事關百姓福祉和民生事業高質量發展。“一老”方面,目前我市已進入重度老齡化社會,重度老齡化程度位居全省第二、全國第三,且老年人口呈現基數大、壽齡高、空巢化等特點,對社會化養老提出了迫切要求;“一小”方面,“三孩”政策公布后,“養育成本高”“沒時間”“沒人照顧”成為“不愿生”“不敢生”的主要原因。“十四五”期間,我市人口老齡化逐步加深,隨著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的制定實施,生育潛能將進一步釋放,全市養老托育服務需求將會持續增加,亟需加快“一老一小”設施布局建設,穩步擴大“一老一小”服務有效供給,提升服務質量,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高品質健康服務需求。 市發改委有關人士介紹,服務保障好“一老一小”是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重要基礎,對于改善民生福祉、釋放消費潛力、培育經濟動能、提升就業質量具有重要意義。按照國家和省相關要求,根據市委六屆二次全會“真情關愛一老一小”相關工作部署,市發改委會同市民政局、市衛健委等部門,結合我市實際,從補齊短板弱項、擴大服務供給、完善服務體系等角度出發,研究制定出臺《泰州市“一老一小”整體解決方案》。 目前,全市養老托育服務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短板依然存在,主要體現在城鎮社區居家養老服務設施服務能力有待提升,農村養老服務水平不高,居家社區養老和優質普惠托育服務供給不足,專業化人才隊伍建設力度不夠,產業事業協同發展尚需提升等方面。 據悉,《方案》重點任務共八大類37項,每一方面都與“一老一小”密切相關,并從不同維度著力解決養老托幼問題。重點任務內容包括:一是織牢社會保障兜底網絡,健全完善公共服務體系和設施,為“一老一小”提供便捷高效、智慧精準、溫情關愛的社會保障服務;二是推動普惠服務提質擴面,擴大養老托育服務供給,注重兜底性、普惠性、市場化相結合,注重城鄉均衡發展;三是強化居家社區服務能力,增強家庭照護能力,優化居家社區服務,完善社區配套設施,提升機構服務能力;四是推動醫養醫育深度融合,推進醫養、康養融合發展,深化醫養、醫育有機結合;五是培育養老托育服務人才,大力培養專業人才,提升從業人員待遇,規范行業資格準入;六是大力發展“銀發經濟”,建設大健康產業集聚發展示范區,推動養老事業與養老產業共同發展,培育智慧服務新業態;七是培育和樹立積極老齡觀,大力發展老年教育,豐富老年人文體休閑生活,積極開發老年人力資源;八是創新養老托育政策,創新養老托育服務政策支撐,包括土地、營商環境、稅費優惠、財政支持、金融服務等。 記者注意到,《方案》不少舉措務實而富有針對性,其中不乏創新之處。如:《方案》系統梳理了全市養老托育服務發展重大項目、重大試點、重大要素、重大平臺和重大政策5個方面的清單,為養老托育各項任務落地落實奠定了堅實基礎。再比如:探索市(區)“1+N”(1個縣級供養服務機構,N個區域性供養服務機構)特困人員供養服務聯合體建設,進一步提升農村基本養老服務水平;到2025年,全市托育服務實現“一街道(鄉鎮)一普惠”全覆蓋,各類兜底性和普惠性養老床位占比達70%;大力發展“1+N”托育模式,支持示范性托育服務機構帶動多家社區嵌入式托育點共同發展;支持社區助浴點、流動助浴車、入戶助浴等多種業態發展,培育一批專業化助浴機構;將嬰幼兒納入家庭醫生簽約服務重點人群等。 “一老一小”牽動著每個家庭,服務好“一老一小”是十分重要的民生,也是緊迫需要解決的民生問題。“《方案》的制定出臺是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重大決策部署的務實舉措,具有較強的指導性、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對于補齊‘一老一小’服務民生短板,做好服務保障具有積極意義。”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我市相關部門將緊緊圍繞 “一老一小”服務體系建設,加快制定工作推進機制,推動各項重點任務落地落實,確保把“一老一小”工作辦實、辦好、辦到位,讓泰州擁有更多“塵世間的幸福”,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