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運之火照亮前路 ——寫在江蘇省第二十屆運動會圓滿閉幕之際
9月5日,江蘇省第二十屆運動會圓滿落下大幕。 “鳳儀城,舞霓裳,梅也芬芳蘭也香。泰之州,最吉祥,相約一次永難忘……”這是省運會會歌《泰之戀》的鏗鏘唱響。 省運會遇見泰州,各方嘉賓、健兒共聚泰州,因為美好無數,因為青春酣暢,相約一次便把記憶珍藏,永難忘卻。 辦好省運會,靚麗一座城,幸福一城人。 四年籌備,一路挑戰,省運會簡約而不簡單、精煉而不失精彩,泰州用“三個不相信”把諸多“不可能”變成了“可能”。四年籌備,一朝綻放,泰州以知重負重、唯實唯勤的擔當作為,兌現了莊嚴承諾,為全省人民奉獻了一屆簡約、安全、精彩的高水平體育盛會。 每一次結束,都是新的開始。 省運,就像一團熊熊的火焰,點燃了泰州人民“一起向未來”的火熱激情,燃動著泰州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引擎”。乘著省運的東風,泰州將讓“省運之火”照亮前路,肩負光榮使命,主動扛責擔責,為全省“勇挑大梁”多作貢獻,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我宣布:江蘇省第二十屆運動會開幕!”省委書記吳政隆8月28日晚的大聲宣布猶在耳畔,“鳳儀水城 祥泰江海”的開幕式之美猶在眼前。 王艮的泰州學派,鄭板橋的墨竹,梅蘭芳的水袖,黃橋的燒餅,溱潼的會船,人民海軍誕生地,“三個不相信”的城市精神特質,生物醫藥創新的搖籃……這場美輪美奐的開幕式,讓人們記住了三水激蕩的泰州文化、豪邁創新的泰州精神、水韻靈動的江蘇之美。 “高端范”“科技范”“高能”“圓滿”“恢宏”“榮光”“自豪”……社會各界贊譽有加,不吝贊美之詞。 這場視聽盛宴,沸騰了泰州人的“朋友圈”,筑牢了江蘇人的“同心圓”,更讓所有人堅信:正青春的泰州,不再青春懵懂,已經昂然而立,正在蓬勃向上。 這股“昂然向上”的精氣神,貫穿著省運籌備的全過程,也將引領泰州發展的新未來。 面對前所未有的世紀疫情沖擊,泰州上下一條心、鉚足一股勁,攻堅克難、奮發而為,省運籌備工作有條不紊地向前推進—— 深入實施“體育為民突破行動”,致力省運惠民,建成特色體育公園52個、各類球場558個、健身步道106公里,在主城區率先打造全國領先的城市社區“5分鐘健身圈”,構建起全人群、全時空、全生命周期的全民健身設施布局,從根本上破解“群眾去哪兒健身”的難題。 緊扣“一軸一核三極三城”布局,致力提升城市品質,在中心城區深入實施“花滿鳳城”建設、“精·彩家園”158工程、省運會“五點一線”園林綠化提升、環境整治百日攻堅行動等,用“繡花”功夫建設管理好城市,“綠化、亮化、美化、凈化、文化”成效明顯,以“氣質”“顏值”雙提升讓古城泰州煥發青春活力。 結合文明城市創建,致力推動省運氛圍提升,在城鄉社區,主次干道,公共場所加載江蘇精神、泰州元素、省運內容、文明氛圍。全市近20萬名志愿者參與省運會籌辦,高頻次組織群眾性文體活動、互動類健身游戲、文創類燈光夜市等,全民暢享省運美好時光。 堅持把安全作為籌辦工作的重中之重,致力保障省運安全,嚴格執行“氣泡式”管理,落實“分區化”舉措,成功實現省運閉環內疫情“零感染”,把省運會辦成為“常態化疫情防控下全國的樣板和示范”。 “本屆省運會是在常態化疫情防控條件下舉辦的全省最大規模綜合性體育盛會,開創了新時代省運新風。”副省長陳星鶯在閉幕式上指出,特別是泰州全市上下同心同力、精心組織,全力保障、熱忱服務,成就了一場特色鮮明、安全節儉、精彩圓滿的高水平體育盛會,兌現了向省委、省政府作出的莊嚴承諾,向全省人民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省運答卷。 因為省運會,泰州城市面貌華麗蝶變,城市氣質也在悄然蛻變,迎來一次大躍升。 一場省運會,嬗變一座城。 這一嬗變,既有波瀾壯闊的豪邁,又有靜水流深的厚實,深入人心、潤澤人心,更鼓舞人心、激蕩人心。這一嬗變,是悠久歷史文化的浸潤滋養,更是“三個不相信”城市精神特質的閃耀升華,必將推動泰州在新征程上闊步前行。 “泰州將把承辦省運會的榮光轉化為一起向未來的強大動能,為江蘇‘爭當表率、爭做示范、走在前列’作出更多泰州貢獻,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市委書記朱立凡在閉幕式上表示。 “1分17秒38!”省運會開幕的第一天,游泳賽場就傳來捷報:泰州小將許俊安奪取11歲組100米蛙泳冠軍,這是泰州游泳項目首金。當天,許俊安還創造了1分16秒56的好成績。 11歲的孩子游出二級運動員的成績!這一驚艷表現,吸引了省體育局局長陳少軍的關注,親自為他頒獎,也為省運會賽事組織工作點贊。 8月31日,省運賽場再傳好消息:泰州運動員蔡厚宏奪得2000米單人雙槳項目金牌,這是泰州代表團拼得的第100金! 單屆省運會上,泰州首次金牌破百!賽后,市委副秘書長、市體育局局長董維華也難抑心中激動,“這是泰州體育健兒用‘三個不相信’,向家鄉父老獻上的一份省運厚禮。” 本屆省運會,泰州市共派出1389名運動員參加34個大項、38個分項、702個小項比賽,參賽規模為歷屆之最。自6月20日奪得本屆省運會首金開始,泰州健兒在省運賽場上奮力拼搏、突破不止,生命的張力、勝利的酣暢,一個個精彩瞬間競相綻放。 年僅8歲的宗則潤一人獨攬五金,成為名副其實的“跳水王”;王爽連奪17-18歲組男子200米、100米決賽金牌,成為令人矚目的“江蘇小飛人”;柔道健兒豪奪17金,囊括該項目近一半金牌,續寫“柔道傳奇”;自行車選手一舉收獲7枚金牌,刮起一股“泰州旋風”;小輪車、橄欖球等時尚體育項目強勢崛起,分別為“泰州軍團”貢獻個人和集體首金。 從“0”到“1”,泰州健兒在帆船、空手道、棒壘球、曲棍球、手球等眾多體育項目中奮勇爭先,實現零的突破。 在新設項目中,泰州健兒不畏強手,敢于亮劍。泰州小選手在少兒體適能項目中不怯場、不畏強,一舉摘得6枚金牌;“棋”高一籌,泰州健兒一舉攬下棋類項目三分之一的金牌,“棋文化名城”名不虛傳。 115.5枚金牌,居金牌榜第五位。泰州健兒在本屆省運會上實現金牌數、排名的雙突破、雙提升,創歷史最佳成績,其中金牌數是上屆省運會的2.7倍多。 這是泰州競技體育的一次里程碑式突破,更是泰州體育事業發展的一個標志性事件。 競技體育的突破,離不開群眾體育的堅實基礎。 四年來,泰州在全國首創打造“體育為民驛站”36個,成立群眾性自發體育組織209個,組織文明、文化、體育、旅游迎省運“進機關、進校園、進企業、進社區、進家庭、進網站、進窗口行業、進公共場所、進社會組織”等活動,體育人口每年以20%左右的速度遞增,全民健身氛圍日益濃厚,群眾獲得感、快樂感和幸福感顯著提升。 “泰州把籌辦省運會與群眾體育工作緊密結合,辦了三件實事,讓人印象深刻。”本屆省運會特聘專家、上海體育學院教授劉清早說,一是大力提高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3.37平方米,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成績,走在了全國前列;二是實現了體育活動城鄉全覆蓋,年年有大賽、月月有活動、周周有交流,滿足了不同層次老百姓對體育健身的需求;三是全民健身運動的理念深入人心,樂于鍛煉、勤于鍛煉的健身習慣在老百姓中加快形成。 一項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泰州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數比例達到40.3%,全民健身在引領健康生活方式、促進社會文明和諧方面作用日益彰顯。 劉清早教授認為,省運會的成功舉辦,為泰州留下了豐富、珍貴的物質遺產、文化遺產和人才遺產,在“后省運時代”必將推動泰州實現更大發展、取得更大突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