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姜堰:越來越多的農民使用手機“新農具”種上“智慧田”走上“智”富路
日前,江蘇省泰州市仙島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新引進的全自動集蛋線正式運行,大幅度提高集蛋效率30%以上,每個班次只需一名員工全鏈智能管理,日產雞蛋26萬枚,成為省級數字農業農村基地,并納入泰州市姜堰區疫情防控規模生產保供基地。 仙島農業科技公司是姜堰區推進數字農業建設的一個縮影。公司負責人陳文峰介紹,全自動集蛋線上的智能環控設備精準把控場內每個環節,“一部手機觀全場”,利用電腦端、手機端全過程智能化管理養殖場。“現在養10萬只雞只需要一人,而過去至少四五人。” 近年來,姜堰區緊抓數字經濟戰略機遇,加快數字農業建設步伐,扎實推進信息化技術與農業融合發展,全面提升生產智能化、轉型數字化、經營網絡化水平,農業數字化建設成效顯著、亮點紛呈。 堅持因類施策 數字賦能農業 圍繞大田種植、果蔬花卉、規模養殖等農業主導產業,探索“可復制、可推廣、可持續”的發展模式,不斷提升現代農業生產智能化水平。姜堰區井賢農場以自走式無人植保機、無人飛防植保機、智能插秧機等新型農機具為有力支撐,建立起種、耕、管、收智能化數字平臺,建成“無人農場”為全區加速推進耕、種、植保、收獲數字化進程提供了標桿示范。今年,全區主要農作物耕種收機械化率達90.2%,主要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率達98%以上。泰州市杰杰高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新建8000平米智能溫室大棚,運用數字農業生產花卉,實現了不同花期溫濕度自動調節,精準分區灌溉。馮莊漁業園以河蟹為載體,通過對陸地、養殖水體、尾水、氣象實時監控和數據采集智能化展示生產全程,實現從河蟹育苗到銷售全過程溯源檔案和進銷存管理。目前,全區已創建以“數字化”為特色的各級示范農場200多家,其中省級40多家。 聚焦數智轉型 農企提檔升級 鼓勵支持農業企業帶頭開展生產設備數字化提檔升級,逐步向數字化、自動化生產轉型,打造農業企業數智轉型強引擎。和盛集團食品有限公司采用“公司+合作社+農戶”運作模式,自主研發公司ERP(企業資源計劃)信息管理系統、智能環控定制系統等,建立了全鏈業務流程一體化管理模式,以數據驅動方式對家禽進行全流程跟蹤監測和管理,引領“云維護、智環控、數養殖”的現代養殖新模式。姜豐種業有限公司正在實施的種子加工線智能化升級改造項目,將加快全區優質品種推廣,提高良種覆蓋率。 突出模式創新 打造業態標桿 數字化營銷賦能農產品走向廣闊市場。各具特色的多家農業產業化聯合體,運用數字平臺為特色農產品縫“新衣”、講“故事”,讓農產品質量管理與溯源系統實現從農田到餐桌全程質量可追溯。組織實施“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推廣“甸上人家”直播帶貨、基地直采等新模式、新業態。新建或提升尤姐果業、俊杰火龍果等網紅直播點。積極應對疫情影響,舉辦各類農產品線上展銷會,鼓勵新農人多渠道擴大微信朋友圈、抖音粉絲圈,加快提升農產品經營網絡化水平。我農電子商務有限公司集農產品電商銷售、農產品供應鏈管理、農產品品牌運維、農產品電商軟件開發四大業務為一體,成為引領全區農產品數字化營銷的新業態標桿。 數字農業賦能現代農業,有力推動了姜堰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加快了農業產業結構優化升級進程,提高了農業生產的產出效率。“數字流”引來“資源流”,在數字農業的引領下,姜堰區農業正呈現出穩產增產、后勁充足的良好態勢,越來越多的農民使用手機“新農具”,種上了“智慧田”,走上了“智”富路。
來源:泰州新聞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