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泰州:“空中飛線”集中整治讓城市亮出美麗“天際線”
“一二三,收線!”,隨著吊車升降機上施工人員的“最后一剪”落下,泰州市姜堰區廣福園小區飛線整治工作宣布收官,這預示著該區農貿市場周邊41個小區飛線整治取得階段性成效。
空中飛線不僅影響市容市貌,還存在著安全隱患,是城市頑疾之一。7月起,泰州市以創建為契機,對城區主次干道、老舊小區、農貿市場周邊“飛線”問題以及影響市容及交通安全的各類箱體進行整治,40天的集中攻堅,盤踞在頭頂的“空中蜘蛛網”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城市亮麗的“天際線”。 應整盡整 城市上空變清爽 昨天,家住泰州市姜堰區光明東村的錢先生發現,附近光明菜場門口的幾根老舊電線桿被拔除了,橫跨道路上方的線纜也不見了,行走在光明路上,路燈桿、行道樹之間看不到糾纏在一起的各種管線,兩旁的樓宇、行道樹與藍天自然交會,清晰又明朗。 就在幾天前,這里還是另一番景象。“特別是菜場上空,亂七八糟的線纜太多了,還不時有線垂掛下來,分不清是否帶電,讓人很是擔心。”錢先生表示,凌亂的線纜捋順了,出門心情都不一樣,這樣的居住和出行環境大家都很喜歡。 隨著網絡通信技術日漸發達,城市上空線纜不斷增多,時間長了混雜在一起,既煞風景又有安全隱患。泰州市將飛線治理納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重點工作,在開展作業以前,明確各大運營商責任分工,劃分了各個點位的飛線整治工作,截至目前,累計完成53個點位、約3.2萬米的飛線整治工作,空中飛線專項整治取得階段性成效。
泰州市高港區將4個鄉鎮7個街道的主次干道沿線、2個公共文化景點、6個大型農貿市場列為重點區域,按照“標識清晰、牢固安全、整齊有序、美觀協調”的要求,牽頭單位將整個區域劃分成四個片區,組織4支施工隊伍分片包干、倒排工期,施工人員克服高溫等不利影響,加班加點,對線纜進行捆扎、歸攏,將已經斷裂、報廢的廢線統一清理,于8月10日前完成了主干道和重點場所排查整治工作。 疏堵結合 理順老舊小區“飛線” 對于老舊小區來說,之所以存在“飛線”現象,除了通信線纜、有線電視、寬帶網絡,另一個就是居民“飛線充電”。整治過程中,泰州市在“疏”和“堵”上下功夫,對“飛線”進行集中清理和剪除;針對居民小區電動車充電難問題,在各個老小區新建充電設施,從根源上減少飛線充電現象。 位于姜堰大道南側的中陳巷小區建成于1988年,每戶都附帶有與樓房主體結構分開的車棚,但其中卻不通水不通電。隨著電動車逐漸普及,不少居民從樓上拉線通向車棚。一條條飛線從各家各戶窗口拉出,縱橫交錯且相互纏繞,猶如一張“大蛛網”,有的絕緣層早已脫落,有的垂掛下來,既影響了小區面貌,又帶來了安全隱患。 被線纜“困”住的還有相隔不遠的青年路36號和義莊巷2號、4號車棚。這兩處開放式住宅區都沒有物業,車棚不通電,小區內“飛線充電”的問題格外嚴重。 “從勘查到整治完成,大概10天時間就徹底根治了這一‘頑疾’,小區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姜堰區羅塘街道高陳社區高云介紹,居民大都知道飛線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但奈何小區內配套設施不健全,無法滿足電動車充電需求,相關部門和單位聯手整治飛線解決了困擾社區十幾年的老大難問題。整治前,社區網格員結合車棚所在位置進行編號處理,找到每一個車棚所對應房屋號,繪制平面圖。耐心向居民做好解釋工作,結合近期發生的火災事故,舉一反三跟居民講解飛線充電隱患,得到了居民的一致認可。根據施工方案,電力施工人員從每戶電表箱新接一根線路,之后入管、貼墻、入地,通過線槽進入每戶車棚,既美觀又安全。通信運營商則負責對纏繞在空中弱電電線整理,就連樓道里的各種線纜也用線盒歸置好了。看到亂糟糟的線纜變得規整,居民紛紛點贊。 長效常治 嚴防“飛線”反彈 據了解,為確保應改盡改,高港區對全區空中纜線進行“地毯式”“拉網式”排查,不留死角,確保見底,摸清問題數量、位置,將排查結果登記造冊,列出整治清單,督促運營商對照清單動態銷號,發現一處、整治一處、驗收一處。
治理空中線纜亂象,徹底解決的方法就是線纜入地。在推進城區老舊小區改造工作中,泰州市將弱電入地作為非常重要的一項改造內容,在做土建工程時預留了地下管網。此次整治中,姜堰區對前期預埋了管網的廣福園、壽元、西園等老舊小區進行了穿新線和割線入地,以往在道路邊的電線桿也隨改造一并被移除,對于道路美化、路面拓寬、行車安全等方面均有很大改善。組織工作專班,對疑難問題開展協同作戰,現場確認線纜權屬,哪家的就由哪家來理順。對無人認領的線纜,弱電“飛線”進行剪除清理,強電“飛線”重新走線,確保整治無死角。 下一步,泰州市將積極探索常態長效工作機制,推進“飛線”整治工作持續化、常態化,通過不定期的督查、加強線路巡查等方式,對發現的各種線纜問題及時處理,為市民營造安全、和諧、美麗的人居環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