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出臺“促進消費十四條”
兩千萬元“大禮包”推動商業“回血復蘇” 當前正處于經濟企穩回升關鍵窗口,我市打出一記“重拳”,以2000萬元“政策大禮包”全力提振消費。7月25日,《泰州市關于進一步釋放消費潛力促進商業消費加快恢復的政策措施》(以下簡稱“促進消費14條”)正式印發,以精準有力、“含金量”高的14條政策措施,有力對沖疫情影響、提振經濟、普惠市民,促進商業消費加快恢復和經濟高質量發展。 具體來看,此次新政分為“促進市場加快復蘇,充分激發和釋放消費需求”“把握消費升級趨勢,全力打造品質消費新高地”“強化政策制度保障,夯實消費高質量發展基礎”三個板塊,涵蓋全面恢復商業場所正常經營、持續開展消費促進系列活動、全面激活餐飲消費、鼓勵汽車家電消費、支持發展夜間經濟、提升新型消費供給能力、大力發展品質消費高質量推進消費載體平臺建設、充分激發鎮村消費潛力等14條政策措施。該政策覆蓋市區,靖江市、泰興市、興化市參照制定。 “出臺‘促進消費14條’,是我市認真貫徹落實《省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釋放消費潛力促進消費持續恢復和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的一個重要舉措。”市商務局局長黃紅旗說,“該新政結合我市實際,旨在通過‘遠近兼顧’‘綜合施策’,加快促進消費市場升溫,推動商業消費‘回血復蘇’。” 上述新政一經發布,即在我市商業領域激起較大反響。一個共同的聲音是,其內容既契合實際需求“惠民生”,又用“真金白銀”予商家“硬支撐”。 促進消費,全面恢復商業場所正常經營是一個前提條件。“促進消費14條”規定,要嚴格落實疫情防控“九不準”要求,堅決防止疫情防控簡單化、一刀切和層層加碼,科學精準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推進大型商品市場、住宿餐飲場所、購物休閑場所全面恢復正常經營,支持經營場所延長開放時間。同時,結合疫情防控需要和轄區內人口規模與分布,在人員密集、人流量大的公共場所科學設置核酸采樣點,為餐飲、零售、快遞配送、冷鏈物流等從業人員和其他“應檢盡檢”“愿檢盡檢”人群提供便捷的常態化核酸檢測服務。 為讓城市“煙火氣”更旺,我市從受疫情影響的財政收入中擠出2000萬元,助力市場全面復蘇。 如鼓勵企業發放滿減券、代金券、打折券、免費券等拉動消費,對6月1日至9月30日期間,發券讓利投入不低于100萬元、50萬元、25萬元的市區企業單位,給予不超過20萬元、10萬元、5萬元資金支持,并對市級層面組織的促消費競賽、評比活動中的獲獎企業給予獎勵,對承辦促消費活動的單位也給予補貼;支持品牌餐飲企業提升品質、擴大規模,對2021年以來首次獲得五鉆級、四鉆級、三鉆級認證的市區餐飲企業給予10萬元、5萬元、2萬元獎勵;6月1日至9月30日期間,汽車列統銷售企業每銷售1輛5萬至10萬元(不含10萬元)在市區上牌的乘用車,可獲不超過2000元的補貼,10萬至20萬元(不含20萬元)的車可獲不超過4000元補貼,20萬至30萬元(不含30萬元)的車可獲不超過6000元補貼;實施綠色節能家電銷售補貼政策,對銷售1級、2級能耗節能家電產品的,按照不超過實際售價的5%對銷售企業給予補貼,單個企業補貼金額不超過30萬元;支持限額以上大型商貿零售企業開展網絡銷售,上半年實物商品網絡開票銷售額首次超過200萬元、500萬元的,給予不超過5萬元、10萬元的獎勵等。 “促進消費14條”還推出不少細致、暖心的做法。 如在支持發展夜間經濟方面,提出“支持商業街區、商貿綜合體圍繞夜間經濟舉辦形式多樣的主題活動,設置地標性夜經濟集聚區,探索24小時營業區試點,對入駐商戶免收場地費用”,并“增設夜間道路免費臨時停車場(位),城市綜合體、大型商超、餐飲、文體活動場所周邊指定區域公共停車場18時至24時免收停車費;完善夜間交通線路,經評估后具備條件的區域,適當放開夜間臨時占道停車”。在“強化金融服務支持”方面,探索把真實的銀行流水、第三方平臺收款數據等作為無抵押貸款授信審批參考依據,提高信用狀況良好的中小微企業和消費者貸款可及性。在“穩定市場主體促消費”方面,落實中小微企業寬帶和專線平均資費再降10%政策,鼓勵進一步加大優惠力度。在“營造濃厚消費氛圍”方面,對企業在泰州日報、泰州晚報、微泰州等相關媒體開展促消費宣傳給予補貼,對單個企業宣傳廣告支出給予不超過30%的補貼,最高不超過2萬元。 “促進消費14條”政策措施自發布之日起施行,階段性政策有效期至2022年12月31日,如國家和省出臺同類的政策,原則上按“取高不重復”原則執行。接下來,市相關責任部門(單位)將制定出臺實施細則,讓好政策實實在在起到好作用,真正落地見效。
來源:泰州日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