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強國復興有我】首屆中國大運河優秀少兒曲藝節目展演在靖江舉行
活潑生動的快板、輕松愉快的相聲……靖江市體育中心青春劇場里,來自全國多地的曲藝“小百花”們輪番登臺,將現場匯聚成歡樂的海洋。8月8日,首屆中國大運河少兒曲藝優秀節目展演——靖江市“喜迎二十大·強國復興有我”主題曲藝獻禮活動圓滿舉辦,為江蘇省靖江市群眾帶來了一場曲藝文化盛宴。 南腔北調齊放光彩 參加活動的節目個個精彩、各具特色,充分展示了大運河沿線曲藝文化繁榮發展的成果,讓大運河曲藝的文化魅力璀璨綻放。 遼寧省沈陽承藝少兒傳統藝術研習社的孩子們演出群口快板《天安門廣場看升旗》,振奮人心的臺詞、激昂向上的精神面貌贏得觀眾們一片叫好。指導老師張天來介紹,這個節目由曲藝名家崔琦原創,經相聲人幾代傳承,表達了中華兒女對祖國的熱愛,傳遞著強烈的民族自豪感。“節目契合‘喜迎二十大’主題,讓孩子們在感受傳統文化的同時,傳遞積極向上的正能量。”張天來說。 以揚琴、胡琴等樂器伴奏,表演者負責演奏和伴唱,山東琴書的表演形式讓觀眾們耳目一新。山東省濟寧市文化館將《阮咸曬衣》的典故以琴書形式展現,更受小朋友們的歡迎。節目指導老師劉士福是山東琴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他介紹,琴書是一種地方曲藝形式,通過這次演出能讓琴書被更多人知曉,也讓山東當地的孩子們領略到其他地區的曲藝文化。 徐州文化館選送的表演唱《花雨傘》、揚州市邗江區文化館選送的群口快板《想不到》等節目,均是將方言融入節目,彰顯本地特色。 靖江曲藝少年閃耀舞臺 作為“東道主”,演出中自然少不了靖江市孩子們的身影。曲藝少年顧梓煊通過快板書的形式表演《武松打虎》,他情緒飽滿、毫不怯場,將武松與老虎搏斗時的緊張刺激表現得淋漓盡致。“參加這次表演讓我獲得了一個學習、鍛煉的機會,我一定會繼續努力,爭取更大的進步。”顧梓煊說。 近日,快板書《第一帆》進入第十五屆江蘇省“五星工程獎”擬獲獎作品名單,該節目也在活動現場演出。4名小演員扮成小戰士,以快板形式講述了渡江戰役中,靖江人張大山在新婚三天后便支援前線、駕船渡江的英勇故事,展現出靖江先輩不怕犧牲的大無畏精神和軍民之間的魚水深情。《第一帆》將思想性與藝術性相結合,能夠鼓勵孩子們進一步傳承、弘揚渡江精神,傳播中華傳統文化。 “小演員們雖然年齡不大,但是表演張力很強,為他們點贊,我相信曲藝文化一定也會在靖江發展得越來越好!”看完節目后,靖江市民陳羊由衷地為孩子們點贊,他告訴記者,自己也是一名曲藝愛好者,在靖江創辦了一家曲藝社,他希望在大家的努力下,能帶動更多的孩子對曲藝感興趣,將曲藝文化傳播得更加廣泛。 相聲名家驚喜亮相 選手們來自全國各地,有著不同的鄉音和形式多樣的才藝,卻擁有同樣的執著和努力,他們用自己生動的表演,告訴觀眾曲藝的魅力,讓傳統曲藝綻放時代新風采。現場,耳熟能詳的曲藝名家們也和少兒表演者們同臺獻藝,讓此次活動錦上添花。 中國曲藝牡丹江獲得者、著名青年相聲演員倪夏宇、劉亞偉共同演出相聲《閃閃的紅星》,以少年英雄潘冬子勇斗惡霸胡漢三的故事為原型,以幽默詼諧的手法創新編排,抖出的一個個“包袱”引得觀眾們不時地哄堂大笑。 壓軸登場的是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曲藝家協會主席姜昆和中國大運河曲藝文化聯盟主席倪明,兩位重量級大師上臺,觀眾們紛紛拿出手機留下這精彩的一幕。姜昆和倪明二人合作了一段相聲《送你歡笑》,剛開場,姜昆便調侃倪明的頭型圓乎乎,和靖江蟹黃湯包十分相像,一瞬間便拉近了和靖江觀眾的距離。節目中,姜昆和倪明也傳達著對少兒曲藝的殷切期望,他們稱這群孩子是中國曲藝的未來之星,期待“后浪”們能為中國曲藝藝術增光添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