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舉行的第五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上,公布了數字環保分論壇優秀應用案例,江蘇省泰州市報送的“‘健康長江泰州行動’大數據平臺”脫穎而出,獲評優秀應用案例。
 
2019年以來,泰州市在全國率先啟動“長江大體檢”,創新開展“健康長江泰州行動”,推動長江生態環境安全從被動應付型向主動保障型、從傳統經驗型向現代高科技型、從單一監管型向立體管控型戰略轉變,為護佑一江碧水扛起“泰州擔當”。
泰州市首創“健康長江”大數據平臺,基于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5G等領先技術,運用污染源監測設備、鐵塔視頻、無人機、無人船、衛星遙感等手段,推進長江大保護的立體管控和智慧管理。

以改善長江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推進長江入河排口的排查、監測、溯源、整治。全市24條河流國省考斷面周邊、5029個入河排污口,“有口皆查、有水皆查”。“泰州經驗”被生態環境部執法局以連續6期簡報的形式在長江全流域推廣。
2021年12月,泰州市舉辦《健康長江評價技術規范》團體標準發布儀式,這是全國首個針對健康長江評價的團體標準,為今后長江流域治理工作提供了具體指導。泰州規范成為全國樣板,被國家、省級媒體宣傳推廣60余次,28個省市先后前來“取經”。
一系列創新行動讓長江母親河煥發新的生機與活力。
數據顯示,近幾年,泰州市6個國考斷面、24個省考斷面和主要入江支流斷面水質優III類比例均創新高。2020年,國、省考斷面水質達標率、優良率首次實現“雙百”目標,好水比例躍居全省第一。
大數據平臺填補了生態環境治理與保護的監控盲區,以硬核科技賦能監管執法,鋪設了一張全天候、全方位、無死角的監控“天網”,有力推動了長江大保護實現主動保障、科技支撐、立體管控的戰略轉變,推動了環境綜合治理數字化轉型。
編輯:姜景旸 王晶
作者:熊珠琴 李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