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姜堰:搶占“智”高點,培育產業發展新動能
日前,記者走進江蘇華利精密齒輪制造有限公司,只見生產線上機器井然有序地運轉,工人在各自崗位上控制著自動化生產線……據該公司行政部部長張澤明介紹,去年公司投資建設新能源汽車傳動齒輪部件項目,截至目前,一期已投入2.5億元,主要從事新能源汽車、新能源助力車、氫能源汽車關鍵傳動零部件制造,產品具有高可靠性、長壽命、高精度、輕量化等特點。 瞄準江蘇省智能制造示范車間建設目標,該公司已在各條生產線投入24臺機器人。“智能車間極大減少了用工成本,以前一個人控制兩臺機床,現在一個人可以控制五六條自動化生產線。”張澤明說,目前電機軸項目產能接近5000只/天,預計后期產能會突破1萬只。項目全面建成達產后,預計可實現年產電機主軸200萬只、傳動齒輪100萬套,實現年開票收入5億元、入庫稅收3000萬元。 這是泰州市姜堰區搶抓“智改數轉”風口,培育產業發展新動能的生動縮影。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姜堰區已實施“智改數轉”項目140個,涉及企業125家,占全區規上企業的22.72%;其中,智造技改項目118個,標桿創建項目12個,數據基礎能力提升項目10個。 近年來,姜堰區順應信息化潮流,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加快“智改數轉”步伐,去年創成省級智能車間2家、省星級上云企業37家、國家兩化融合貫標企業21家,建成省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1套,中來光電建成姜堰首個5G工業場景落地應用項目,精鍛科技創成省級工業互聯網標桿工廠。 今年年初,姜堰區出臺《姜堰區制造業“智改數轉”三年行動計劃》《2022年全區“智改數轉”高質量考核實施意見》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支持企業參與“智改數轉”。 一方面,建立“智改數轉”項目庫、專家庫、服務商資源庫,積極上爭省市相關配套資金,以智能車間、智能工廠試點示范為抓手,深化“5G+工業互聯網”融合發展,鼓勵企業“上云用云”,提升生產效率和產品品質; 另一方面,發揮考核指揮棒的作用,明確鎮街、園區全年智改數轉工作目標及考核標準,倒逼其聚焦特色產業、龍頭企業,推動“智改數轉”項目實施和標桿創建。 此外,姜堰區還組織重點目標企業參加泰州市組織的“智改數轉”免費診斷,并依托本土服務商為培育企業進行服務指導,引導企業開展“智改數轉”標桿創建;支持有能力的園區先行開展企業“智改數轉”情況摸排和初步診斷,姜堰經濟開發區依托專家隊伍對園區126家規上企業進行全面摸排診斷,姜堰高新區與行業協會合作,對園區部分規上企業和重點項目進行咨詢指導,通過市、區、園區三級聯動,推動企業特別是特色產業鏈重點企業駛入“智改數轉”快車道。 下一步,姜堰區將力爭年內再創成省級智能制造示范車間4個、星級上云企業70家,并利用三年時間實施“234”工程,即培育“智改數轉”企業200家、實施“智改數轉”項目300個、應用工業機器人400臺套,力爭“智改數轉”各類關鍵指標超過全省平均水平,進入泰州第一發展梯隊。
編輯:姜景旸 王晶 作者:丁明玥 譚海祥 顧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