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江:公益課堂點亮“七彩夏日” 文明實踐融入童年生活
“孩子們,你們知道中國共產黨誕生的故事嗎?”“二十四節氣分別是指哪些呢?”……連日來,江蘇省靖江市各鄉鎮(街道)依托新時代文明所、站以及鄉村復興少年宮開展“七彩的夏日”未成年人暑期系列活動,為廣大未成年人送上豐盛的暑假“大餐”,引導他們爭當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時代新人。 “七彩的夏日”是靖江市“強國復興有我”群眾性主題宣傳教育活動的一項重要內容。今年“七彩的夏日”未成年人暑期系列活動圍繞紅色傳承、美育實踐、傳統文化、志愿服務、關愛幫扶等,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各類活動,讓廣大青少年在實踐中砥礪品格、增長本領,度過一個安全、充實、快樂、難忘的暑假。 圖為八圩村農家書屋開辦免費書法班 在豐富兒童暑期生活的過程中,靖江市創新紅色教育形式,激發孩子們的愛黨愛國情懷。生祠鎮通過開展“傳承紅色基因 爭做時代少年”紅色基地教育行,組織青少年走進紅色東進紀念館、東進村村史館、復興少年宮等鄉村旅游紅色基地,實地了解靖江革命火種的發源地,在紅色革命土地上接受精神洗禮。“英勇的革命先烈用生命換來了我們今天的美好生活,我們要像烈士們一樣,以實際行動傳承紅色基因。”學生張新說。孤山鎮望江社區開展了以“童心向黨 喜迎二十大”為主題的愛國主題教育活動。志愿者通過趣味問答、紅色故事、主題繪畫等課堂活動,激勵孩子們傳承紅色精神。 圖為少先隊員代表給學齡前兒童系上紅領巾 “你們知道小暑的歷史淵源是什么嗎?今天這堂課,我們就一起來開啟‘二十四節氣’的探究之旅。”在靖江市新橋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一場兼具趣味與智慧的“二十四節氣”之“小暑”傳承與探究活動正在舉行。活動帶領青少年了解節氣的氣象和物候,體會中國節氣文化的博大精深,并開設霉菌的探究環節,通過找霉、辨霉、養霉、察霉、畫霉和防霉,讓孩子們了解霉菌在的傳統工藝和工業化生產中的應用。在靖江,各類傳統文化以生動有趣的形式沁潤著童心。在靖江市東興鎮旺稼村,本土曲藝團成員為青少年認真演繹“蓮湘舞”,讓他們近距離感受“蓮湘調”傳承人的魅力,增進對傳統民間戲劇文化的了解,在潛移默化中接受傳統文化的熏陶。 圖為新橋鎮開展二十四節氣實踐探究活動 將德育融入暑假生活,讓兒童在潛移默化中陶冶情操,成為靖江這座全國文明城市開展“七彩的夏日”系列活動時的特色。斜橋鎮組織志愿者和未成年人走進瓜果大棚,了解種子成長發育、開花結果的過程,讓孩子們在田間地頭感受大自然的奇妙,領會農民伯伯田間勞作的艱辛,引導他們養成珍惜糧食、勤儉節約的好習慣。馬橋鎮開展兒童環保文化教育實踐活動,組織青少年兒童在靜園撿拾垃圾、打撈河道。西來鎮創新開設“法潤西來·學法驛站”普法微課、“童心相閱 書香伴夏”“喜迎二十大”閱讀沙龍、“點燃正能量 引爆小宇宙”手工課堂、“童迎省運 童向未來”趣味運動會等系列課程活動,引導孩子每日一學、每日一新、每日一進。濱江新區辦事處組織青少年走進市人民法院,當起“小法官”,親身感受庭審氛圍。“我第一次‘零距離’接觸法院,對法官的工作有了直觀的體會,也學到了很多法律知識,非常受益。”社區青少年凌聞鵬說。 圖為青少年走進法院當“小法官”
來源:智慧靖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