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興化:菜香里的財富密碼
調味品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存在,它讓我們的生活“有滋有味”。在江蘇省興化市,建有一個調味品產業集聚區,那里聚集了大大小小470多家生產調味品的企業,年產值超過500億元,每天有10多萬件調味品的包裹,從這里發往全國各地,有“調味品之鄉”的稱號。那么,當地企業是如何各盡其能,用智慧和汗水掌握菜香里的財富密碼的呢?請看記者的蹲點調研。 一大早,興化市華榮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胥廣榮就出門了,他要趕往揚州大學旅游烹飪學院。最近,企業和學校共同研發的陽春面湯鹵有了新進展。 陽春面是江南地區傳統面食,制作陽春面的關鍵在于湯料中用到的10多種調料。夏啟泉研發的這款陽春面湯鹵包,只需與開水按照1:10的比例沖開,不用再放其他調料,就能做出一碗美味的陽春面。 胥廣榮在調味品行業已經打拼將近30年,公司的小香蔥、方便面料包、快餐醬料等產品年產將近一萬多噸,一直是主打產品。但最近兩年來,產量雖然穩步增長,利潤卻在逐年下降。胥廣榮意識到,傳統的產品和盈利模式已經觸及到了行業天花板,要想在激烈的競爭中有一席之地,必須開發出附加值高的產品。 興化市華榮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胥廣榮說:“同行競爭非常激烈,利潤越來越低。我們就有這個想法,就是必須要改變思路,我們要自己開發新產品,自己來定價,我們要有這個主動權。” 從最初的設想到產品有了雛形,再到反復調試,目前,陽春面湯鹵已經基本定型。 開發新品、換道競爭,這是胥廣榮的財富密碼。同樣是研發,興化另外一家調味品企業的負責人姚建鋒選擇了與資深大廚合作。 姚建鋒的企業現在主打各種預制菜的調味包,陸續和大廚合作推出了魚香肉絲、宮保雞丁、酸菜魚、水煮魚等300多種預制菜的調味包。消費者買到這個調料包之后,在家里按教程操作,很輕松,就能做出一盤餐廳里的美食。 為了將這些調味包推向市場,姚建鋒還在著手改變營銷模式。這天,他特地請來做線上視頻推廣的策劃團隊。 新產品加上新營銷,姚建鋒對預制菜調味包這個調味市場的新商機,信心滿滿。 姚家族(江蘇)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姚建鋒說:“我認為預制菜是將來的一個趨勢,因為節約時間,所以說我們預制調味包肯定是量也是很大的,我們對這塊很有信心,會堅持做下去。” 在興化,還有一些小微型的調味品企業也在嘗試營銷上的新突破。每天下午四點,江蘇佳隆食品有限公司負責人朱智臻都會準時出現在倉庫,了解當天的發貨情況。朱智臻深耕調味品市場將近20年,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在產品銷售環節花這么多的心思。 佳隆食品主要生產黃燜醬料,燒烤腌料、酸湯肥牛調料等各種復合調味品,產品有300多種。今年3、4月份,長三角多個城市發生的新冠疫情一度讓公司的銷售陷入了困境。 原有的銷售渠道受到沖擊,朱智臻決定另辟蹊徑。他在公司開啟了全員銷售模式,在原有線下銷售業務模式不變的情況下,公司的所有崗位在完成本職工作同時,都有線上銷售任務,并且制定了相應的激勵機制。 公司員工絕大部分都是“90后”,在激勵機制的吸引下,他們的主動性越來越高。最近,他們就在不斷摸索如何能夠把這些調味包賣得更好。 全員營銷,集思廣益。公司的銷售狀況逐漸好轉,上個月實現了近1000萬元的銷售額。 數據顯示,2021年,全國調味品市場規模突破4000億元。在興化規劃建設的總面積為8平方公里的調味品集聚區里,目前有3萬多人從事調味品的生產加工及銷售,年產值超過500億元。當地政府在培大育強本土企業的同時,還不斷招引海內外知名調味品企業前來落戶,力爭用三到五年時間,打造出規模更大的調味品特色產業集群,讓更多的人分享菜香里的財富密碼帶來的經濟紅利。
來源:興化市政府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