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海陵:“信訪舉報受理窗口”搬到群眾家門口
信訪總量連續5年下降,檢舉控告總量連續3年零登記,數字見證了泰州市海陵區城北街道信訪秩序持續向好。近年來,泰州市海陵區創新“紀信”聯動工作機制,把“信訪舉報受理窗口”搬到了群眾家門口。 變群眾上訪為干部下訪 “電費沒續上,馬上就要停電,社區也不管,讓我們老百姓日子怎么過!”城北街道西浦社區紀檢委員記得,7月的一天,剛一上班就聽到沿街商戶聚在一起“吐槽”。她第一時間報告街道紀工委書記秦彤。 秦彤趕忙來到社區。“街道有人來了!”不知哪位商戶喊了一聲,10多位商戶一起聚過來,你一言我一語地打開話匣子:門面房商戶共用一個電表和變壓器,攤派電損代收電費的物業公司卻“跑路”了,商戶面臨被供電公司斷電的窘境。 了解到事情的前因后果,街道紀工委立即聯合信訪辦、社區就此事召開民生信訪問題專題協商會。會上,秦彤就社區未能在商戶和物業之間發揮好黨建引領作用提出嚴肅批評。“需要20多萬更換變壓器,這個型號的變壓器說不定已經停產。”會上的討論聲很多、疑慮聲不少。“盡管這件事主要責任不在社區,但我們不能退,我們退了老百姓怎么辦?”秦彤說。最終,社區多方奔走,找到物業公司退還了電費,說服開發商為變壓器更換出資,社區書記還親自跑到市外工廠找到配套的變壓器。最終,商戶只需支付各自新裝的電表費,這件群眾急盼的難事畫了個圓滿句號。 這件小事正是海陵區開展“進社區、訪民情、解民憂”活動的一個縮影。一直以來,街道紀工委積極實行黨政領導定期下訪、紀檢干部定時接訪、社區干部常態走訪,用一張張笑臉、一聲聲問候,把工作做到百姓家門口,讓信訪群眾“一吐為快”,活動開展以來共計接訪、收集問題128個,推動解決民生實事68件。 變單兵作戰為協同作戰 “我對調查結果和處理情況滿意!紀委是在為我們老百姓撐腰。”不久前,一個與政府打了兩次行政官司,連續信訪6年多的征收搬遷戶,在街道紀工委連續9小時的對話溝通后,主動寫下息訴息訪承諾書。
近年來,海陵區積極構建“紀信”聯動矛盾化解協調機制,堅持“資源共享、信息互通、協作聯動、深度融合”,定期召開紀檢信訪聯席會議,分析信訪形勢,聯動處理信訪工作中的具體問題。“紀信”聯動不僅體現在紀檢和信訪接訪場所的合署辦公,更體現于處理群眾來信來訪時,既“各司其職、各盡其責”,又“有序協同、注重實效”。近年來,成功化解陳年積案15起,最長的達到34年。 變問題清單為成效清單 “信訪工作是送上門來的群眾工作,決不能怕群眾、躲群眾、拖群眾,更不能慢作為、不作為、假作為。”海陵區相關負責人說。 一方面,海陵區積極開展“工作成效你來評”,聚焦來訪接待、受理辦理、問題整改等關鍵環節,通過回訪、聽證等多種舉措大力整治慵懶作風、消極應付、推諉扯皮等損害黨群關系的行為,努力實現基層民生信訪處置“件件有結論、件件有回應”。街道紀工委每年在全程跟督中,實踐運用“第一種形態”10人次以上,努力推動黨員干部擔當作為,實現基層民生信訪處置質效提升。 另一方面,遇到以反映干部作風問題為外衣的信訪類糾紛,街道紀工委第一時間組織信訪部門、職能科室提前介入,以處理矛盾糾紛為抓手,推動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民生問題。對真正存在腐敗和作風問題的,則由紀工委限期查處,再進行矛盾化解。既解決了群眾的煩心事,維護了群眾合法權益,又整治了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政治生態得到有效維護。近年來,街道紀工委協調處理各類矛盾22起,解決民生問題8件。一起長達20多年的“三跨”信訪問題徹底解決后,原本貧弱無望的重殘家庭重燃生活希望,信訪人給街道送來錦旗,流下了激動的淚水。 就在不久前,海陵區召開全區基層民生信訪處置質效雙提升專項監督行動推進會,會上印發了“聽、督、評”雙提升實施意見。可以說,抓好雙提升工作是建設幸福海陵的現實需要。接下來,海陵將把解決問題、群眾滿意、監督保障作為工作的出發點、落腳點、發力點,在服務群眾的速度、力度、溫度上下功夫,以實的舉措、嚴的作風推動一件又一件信訪問題有效化解,贏得群眾一個又一個滿意評價。
來源:泰州新聞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