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改數轉”撬動發展新動能 靖江汽配產業搶跑新賽道
“我們的訂單已經排到今年12月份,現在三條智能生產線處于24小時滿負荷工作狀態”“再過20天,我們另一條智能生產線即將正式投產”……今年以來,江蘇省靖江市汽配企業以“智造選手”新身份,搶跑“智改數轉”新賽道,你爭我趕,捷報頻傳。 走進靖江城南園區新程汽車工業有限公司熱成型車間,兩條長約50米的生產線引人注目。多塊形狀不一的專用材料進入生產線后,經過高精度溫控爐加熱一次沖壓成型,再經激光切修邊線,“搖身一變”為汽車超高強度輕量化骨骼部件。 “這是我們從德國進口的全自動熱沖壓生產線,可年產沖壓件100萬個。”新程公司車間主任劉愛軍介紹,緊盯新能源汽車發展方向,公司加快“智改數轉”步伐,引進高端設備,加工的零部件實現輕量化、高強度,產品深受客戶青睞,尤其是新能源汽車客戶紛紛“砸單”。新程公司主要從事汽車零部件研發生產和模具制造,2021年實現銷售51億元。 同在靖江城南園區的江蘇恒義工業技術有限公司,專注于汽車零配件生產已有20年,2016年公司開始拓展新能源汽車零部件業務,主攻電池箱下托盤總成、電機殼等零部件,現擁有上汽、蔚來、金龍等乘用車和客車頭部企業在內的客戶群,2021年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值實現銷售7.8億元。 該企業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托盤智能車間,引進了電池箱氣密檢測、機器人焊接等設備126臺(套),其中智能化生產設備比例達到72%,2020年獲評“江蘇省智能制造示范車間”。 恒義公司總經理邵志強介紹,依托新能源汽車零部件擴產項目建設,企業進一步實施“智改數轉”,新購焊接機器人工作站、龍門加工中心等設備約150臺(套),總投資5.2億元,預計2023年12月建成投產,可增加40萬臺套電池箱下殼體產能,新增年產值8億元左右。 在江蘇金卡汽車部件有限公司智能車間,記者看到,經過車加工、滾齒、熱處理等生產步驟,一個毛坯只需10多分鐘,就變成了齒輪軸成品,生產過程完全實現智能化。“這是一條主軸自動化生產線,用工從原來的8人降至1人,生產效能從每天120件飛躍至每天300件。”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朱鑫說。 作為一家主要為中重型汽車、工程汽車等開發生產零部件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金卡公司還是國內首家采用信息化監控、規;_發生產客車底盤獨懸產品的企業,通過與南航等高校開展產學研合作,企業已擁有50余項自主知識產權。 作為靖江汽配行業唯一在國內A股主板上市的企業,華達汽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產品涵蓋發動機金屬管類件等系列轎車總成件,擁有自主核心技術專利180余項,達到與轎車整車廠同步開發、設計和模塊化供貨能力,是多家國際轎車品牌A級定點配套供應商。 值得一提的是,該企業智能化生產線已實現由單一轎車零部件向總件和模塊化供貨轉型。公司汽車零部件生產基地項目總投資6.4億元,購置了焊接機器人等相關設備共計112臺(套),今年預計可實現開票銷售80億元,入庫稅收2.5億元。 汽車零部件制造是靖江高端裝備制造業的一張名片,該市汽配產業已形成百億級規模。接下來,靖江市會把握汽車產業發展大勢,搶抓“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轉型機遇,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深入推進“智改數轉”,推動更多企業走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發展之路,助力“靖江制造”向“靖江智造”轉變,提升市場競爭力,不斷打造新的增長點。
編輯:姜景旸 王晶 作者:侯繼軍 朱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