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泰州:優化教師隊伍建設提升泰州教育“軟實力”
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為深入推進全市教育高質量發展,日前,泰州市出臺了進一步優化全市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的五條措施,從強化黨建引領、引育優秀人才、促進專業提升、加強教研建設和拓寬成長通道等方面,進一步調動全市中小學教師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全面提升泰州教育“軟實力”。
高質量黨建鍛造教師隊伍,助推教師成長。措施明確,要加強黨的政治建設,把全面從嚴治黨要求落實到每個教師黨支部和每名教師黨員。實施教師黨支部書記“雙帶頭人”培育工程,定期開展專題輪訓。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引導廣大教師積極傳播先進思想文化,帶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爭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好教師。堅持以德為先,推行師德教育第一課和師德考核負面清單等制度,持續推進師德師風建設。 教育比的是學生,拼的是教師。省泰州中學教師周逸飛說,去年,25歲的他從清華大學畢業,因高中階段有全國奧數競賽金牌獲獎經歷,被破格錄用為學校數學學科競賽教師,協議年薪約50萬元。 泰州市教育局教師工作處處長李劍秋介紹,2021年9月以來,泰州市共引進了20余名像周逸飛這樣的優秀人才。為做好人才的引進培育和考核激勵工作,泰州市先后出臺了“鳳城英才計劃”教育人才引進培育管理實施辦法等一系列政策。 為進一步引育優秀人才,措施明確,要大力推動教育部門與錄取重點師范院校的應屆優秀高中畢業生簽訂培養協議,按省相關規定開展定向招聘,簽訂培養協議,凡被錄用的應屆高校畢業生,在泰州市連續從教五年,五年期間每年給予一定的學費補助;鼓勵全市重點學校開展自主招聘,教育部門每年秋季組織中小學校聯合開展校園招聘,招聘人數大約在當年招聘計劃的50%左右,并根據實際情況逐年提高,凡被錄用的本科(“雙一流”建設高校)及以上應屆優秀師范畢業生,在泰州市連續從事中小學教學工作五年,五年期間每年享受2萬元生活補助;對引進的“雙一流”建設高校非師范類本科及以上優秀人才,可以先上崗,并享受相關待遇,但必須在一年試用期內取得相應教師資格證。以上所涉資金在市、市(區)人才專項資金中統籌安排,按照現行財政體制分別承擔。 有高素質的教師,才有高質量的教育。李劍秋說,下一步,將充分利用高校優質資源,開展教育類研究生學歷教育,由市教育局與省內外重點師范院校聯合舉辦在職教育碩士“泰州班”,鼓勵教師積極報考,經統一入學考試錄取,按期畢業后給予學費資助。
同時,組建“泰州市教育科學研究中心”,市教育局聘請高水平專家,建立“名師培育導師團”,實施教育名家、學科領軍人才、“雙師型”教師等高端人才培養工程,聚焦質量提升,對教科研及項目成果申報等進行精準指導。充分發揮學校教研組長和備課組長作用,合理提高待遇,可以按照各學段班主任津貼標準的一定比例發放補助。 拓寬廣大教師成長通道是引領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措施提出,今后全市每年統籌20個高級教師崗位計劃,專門用于符合破格晉升條件的優秀中青年教師申報高級職稱,不占用現有空缺崗位指標,不受所在單位崗位結構比例限制。省特級教師、省級以上教學成果一等獎以上主持人、省級教學基本功(班主任基本功)大賽一等獎獲得者等優秀人才不受所在單位崗位結構比例限制,同等條件下優先晉升高一級崗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