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政|朱立凡在靖江調研時強調 高揚“東線第一帆” 拼搏奮進爭上游
7月4日,市委書記朱立凡到靖江市調研。他強調,靖江區位優勢明顯,是泰州對外開放的“橋頭堡”“先行區”, 要深入落實黨中央“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重大要求,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努力提升一線落實本領,讓一線強起來硬起來,高揚“東線第一帆”,拼搏奮進爭上游,為泰州高質量發展站穩全省第一方陣作出靖江貢獻,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當前,靖江企業發展態勢如何,朱立凡十分關心,先后來到江蘇東華測試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華達汽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蘇新萌芽智能紡織有限公司走訪調研,鼓勵企業始終瞄準前沿技術,加大創新投入和高端人才引進、培養,加快新產品研發,持續提升核心競爭力。重大項目是經濟發展的“壓艙石”“硬支撐”。朱立凡來到江蘇興旺物流(深國際)智慧物流園和江蘇賽德力制藥離心機智能生產和診斷中心項目建設現場,關切詢問推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勉勵企業積極搶抓發展機遇,高質高效推進項目建設,不斷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動能。朱立凡還走訪調研濱江新區辦事處江陽社區、“12349”智慧養老服務平臺和靖江市體育中心,詳細了解基層黨建、網格化社會治理、智能化養老服務、省運會籌備等情況。 調研期間,朱立凡聽取靖江市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匯報,并給予充分肯定。他說,近年來,靖江市上下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委決策部署,團結拼搏,負重奮進,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呈現出精神狀態好、發展質態好、改革勢態好、沿江生態好的良好發展形勢,為全市高質量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要立足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進一步提振精氣神,敢于擔當、善于落實,擊楫中流、勇立潮頭,加快形成百舸爭流、千帆競發的發展局面,推動靖江實現爭先進位、跨越趕超。 朱立凡指出,要在轉型升級上拼搏奮進。強化“葡萄串”鏈式思維抓項目,堅持從企業和市場需求出發,謀劃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價值鏈、服務鏈的對接、互動、共生,吸引一批大項目、好項目落戶,持續以優質增量帶動產業轉型。錨定主導特色產業,緊盯關鍵環節,更大力度推進“畝均論英雄” “米均論英雄”改革,推動產業向中高端攀升。抓住“智改數轉”這個制造業全面轉型的關鍵變量,著力打造一批示范車間、工廠、運用場景,促進“智改數轉”與“實體經濟”相互成就和彼此賦能。擦亮靖江經濟開發區這塊國家級開發區的“金字招牌”,強化港口與腹地的聯動,優化岸線資源配置,不斷提升綠色、集約、集聚發展水平,真正讓開發區成為靖江頂天立地的 “增長極”。 朱立凡強調,要在跨江融合上拼搏奮進。加快發展理念全面對接,在產業規劃、經濟發展、公共服務管理以及正確處理政府和市場關系等方面,學習借鑒上海和蘇南地區的成功經驗做法,推動思想理念跨江融合。促進產業鏈深度融入,充分發揮靖江實體經濟基礎好、產業配套能力強、港口吞吐量大、腹地空間廣闊的優勢,揚長避短、錯位發展,加快打造優勢特色產業,深度參與長三角乃至國際分工。推進要素資源融通共享,進一步放大區位和交通優勢,高水平引進發達地區的人才、資金、技術等要素,把交通的先導優勢轉化為經濟的先發優勢,積極打造高質量跨江融合發展先行區。 朱立凡指出,要在共同富裕上拼搏奮進。推進共同富裕的核心是城鄉融合,要進一步塑強中心城區功能,建強中心鎮,輻射帶動周邊村莊發展,努力實現強鎮興村富民。推進共同富裕的基礎是民富,要打造一批具有靖江特色的富民產業集群,強化政策供給,引導更多群眾創新創業創富。推動共同富裕,既要富“口袋”更要富“腦袋”,要以文明滋養市民,以文化浸潤城市,持續提升市民文明素養。 市委常委、秘書長徐克儉參加調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