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強“底子”、扮靚“面子”、 抓實“里子” 爭當鄉村振興“樣板村”
走進靖江市新橋鎮德勝村,只見家家戶戶門前小河清水漣漣,月牙形的瀝青道路環村而過,兩旁綠化郁郁蔥蔥,形成了綠樹成蔭、鳥語花香的十里生態長廊…… 近年來,在全國人大代表、全國勞動模范楊恒俊書記的帶領下,德勝村緊緊圍繞“德進業勝,勝地裕民”發展理念,將產業發展、人居環境與社會治理深度融合,朝著鄉村振興戰略總目標穩步前行。 聚力產業發展“頭等事”,奏響強村富民“最強音” 鄉村振興干得好不好,“底子”厚不厚是關鍵。德勝村立足村域實際,堅定實施“挖特色、強品質、樹品牌”發展戰略,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農村產業發展道路。 2008年,德勝牌咸鴨蛋為村級發展挖到了“第一桶金”,之后幾年德勝村“趁熱打鐵”,相繼推出德勝牌有機大米、白酒、五谷雜糧、馬蘭、咸秧草等系列產品。為進一步優化德勝品牌運作,德勝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以及德勝農業公司電商平臺的相繼成立,既向全國優質農產品敞開了大門,更為“德勝村”品牌插上了互聯網的翅膀,不斷實現著德勝品牌“買全國、賣全國”的經營目標。隨著德勝村“品牌化”運營的成功,村集體經濟收入和村民收入水漲船高。2021年,德勝村實現社會總產值4.8億元,村集體經營收入500萬元,人均收入4.8萬元,強勢跨入靖江市強村第一梯隊。 把握生態立村“金鑰匙”,構筑宜人宜業“安居夢” 清晨的陽光落在枝頭葉梢,金光璀璨。德勝村農民公園“德苑”內村民賈恒武正悠閑地打著太極。“都說歲月如梭,十年前破敗不堪的景象仍歷歷在目,哪曾想短短十載,我也能過上和城里人一樣的生活。”賈恒武高興地說。 打造活水環村、清水映村的生態新格局,是德勝村落實“立生態之德,謀環境之勝”發展理念的具體實踐。從全村改廁、雨污分流、弱電下埋、天然氣進戶、5G全覆蓋,到建成融醫療、健身、休閑于一體的政德文化廣場和農民公園,無不讓村民在自己家門口享受和城市居民一樣的生活環境與服務,“人在景中走、車在林中行、田園似花園”的生態畫卷已在德勝村鋪開,圓了許多農民的“城市夢”。村莊環境的蝶變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青年人返鄉創業,為德勝村的鄉村振興事業注入了蓬勃動力。 打好鄉村治理“組合拳”,開啟盛德福地“新大門” “有德人、勝天下”是德勝村積極倡導的鄉風文化理念。在德文化的浸染下,德勝村村民自發成立了“紅衣大隊”,這一“土味”十足的志愿服務隊伍,卻是德勝村實現和諧善治的“中堅力量”。目前紅衣大隊已發展壯大至286人,積極參與鄉風文明、矛盾協調、公益事業等,用凡人善語、凡人善舉引領村民熱愛家鄉、遵章守紀,建設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德勝村。 “紅衣大隊”是德勝村推進自治、法治、德治“三治合一”,加快完善鄉村治理現代化的工作縮影。此外,德勝村創新實施鄉村治理積分制管理,定期開展“有事好商量”協商議事,常態化開展法治宣傳、“援法議事”等工作,不斷增強村民參與、共同監督的積極性,為鄉村振興凝聚治理合力。
來源:智慧靖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