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鄉村更美麗更宜居——我市扎實推進鄉村風貌攻堅提升行動
文明是鄉村最動人的風景。為建設更美麗、更宜居鄉村,助力全國文明典范城市創建,市農業農村局等部門扎實推進鄉村風貌攻堅提升行動,一著不讓抓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下大力氣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持續深化移風易俗,努力提升村民文明素質,讓鄉村遍開文明之花。 “我們堅持以改善村莊環境、提升村容村貌為著力點,集中力量開展村莊環境整治,以美麗宜居鄉村為目標,持之以恒建設‘看得見的文明’。”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說。為此,我市啟動實施新一輪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制訂地方標準,扎實開展“四清一治一改”(即清理農村積存垃圾、河塘溝渠、農業廢棄物和無保護價值的殘垣斷壁,加強鄉村公共空間治理,加快改變農民生活習慣)村莊清潔行動,優化提升村莊環境長效管理機制。 扎實開展農村廁所革命。細化、實化農村戶廁改造目標任務,分級建立工作臺賬,做到“戶有登記表、村有改造冊、鎮有基礎賬、市(區)有數據庫”,采取分類管理、整村推進、動態銷號等工作推進方式,確保按時完成年度目標任務。整村推進廁所革命民生實事項目,依據相關技術標準分類推進新建改造戶廁和整改達標戶廁,確保項目村全面消除旱廁、全面建成無害化衛生戶廁。
深入推進農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持續完善“組保潔、村收集、鎮轉運、市(區)處理”的城鄉統籌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確保生活垃圾日產日清,農村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繼續保持100%。深入推進“戶分類投放、村分揀收集、鎮回收清運、有機垃圾生態處理”的分類收集處理體系建設,擴大農村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網絡覆蓋面,從源頭減少垃圾出村處理量。 持續做好村莊清潔行動。在深入開展以“四清一治一改”為重點的常態化村莊清潔行動的基礎上,加大城郊接合部、鎮村交界處、偏遠莊臺等重點區域的環境整治力度,突出清理死角盲區;進一步提升標準,由點及面,將環境整治提升從示范莊臺的打造向全域提升推動,從村莊面上清潔向屋內庭院、村莊周邊拓展;加強農業面源污染治理,持續推進實施藥肥減量增效行動,開展藥肥統一配供和廢棄物回收,大力提升廢舊農膜、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率和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扎實開展秸稈“雙禁”工作,提升秸稈綜合利用率。 在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將加強農村交通、水利、消防、通訊、電力、醫療、環衛等基礎設施建設,持續補齊短板,并推進深化農村公共基礎設施管護體制改革,進一步完善農村基礎設施管護制度,不斷提高管護水平。加快推進“四好農村路”提檔升級,推進農村公路建設項目向進村入戶傾斜,確保農村公路列養率和經常性管護率均實現100%。“我們將會同電力、通信等部門,持續優化農村電網結構,對鄉村光網提速擴容,使農村固定寬帶速率基本達到城市同等水平。”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說。此外,將會同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等部門抓好土地管理秩序,嚴厲查處違法占用耕地等行為。
在持續深化移風易俗、涵養文明鄉風方面,將堅持宣傳引導與專項整治相結合,顯著提升農民文明素養。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通過多種手段常態化開展婚喪事宜移風易俗主題宣傳活動,并發揮黨員干部帶頭作用,抵制大操大辦、盲目攀比、高額彩禮、厚葬薄養等不良習俗。充分宣傳綠色文明殯葬理念,對采取生態葬法處置骨灰的市民予以獎補,積極組織集體共祭、江葬等活動,倡導群眾采取網絡祭祀等方式文明祭掃。充分發揮紅白理事會在推進移風易俗工作中的作用,目前全市93%的村建有紅白理事會,下一步將進一步提升覆蓋率。此外,將會同公安、城管等部門不定期開展聯合檢查,整治亂搭靈棚、鳴放鞭炮等不文明祭祀行為。 “泰州地區崇文重教、尊老孝親文化素來深厚,也是村規民約的發源地,有著鮮明的地方特色,有良好的推廣基礎。”市文明辦創建管理處相關負責人說,相關部門將修訂完善婚喪嫁娶、文明新風等日常標準,發動干部群眾開展村規民約實踐主題活動,形成朗朗上口、通俗易懂的村規民約,打造村規民約實踐基地,并開展文明實踐示范戶創建活動,評選出一批“文明家庭”“村規民約示范戶”“移風易俗示范村鎮”等,在全市形成破除陳規陋習、樹立文明新風的“泰州鄉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