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泰州:堅持穩字當頭、發力關鍵點位、落實紓困措施,全力以赴推動經濟穩定運行
當前,正處于決定全年經濟走勢的關鍵節點。 面對各種風險和挑戰,江蘇省泰州市按照“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要求,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堅持穩字當頭,發力關鍵點位,落實紓困措施,全力以赴穩住經濟基本盤,推動經濟穩定運行。 數據,是最有說服力的證明—— 1至4月份,泰州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1.3%,其中工業投資增長39.5%。5月以來,從300家規上工業企業樣本調查看,30%的企業訂單同比增長,35%的企業訂單與同期持平,預計在國家和省、市政策措施的持續助力下,經濟將企穩回升,下半年將加快恢復常態,實現平穩增長。 防疫:織密織牢防控網 同心戰疫,守護家園。今年以來,面對嚴峻復雜的疫情防控形勢,泰州市上下應勢而為、沉著應對,見事早、行動快、措施實,以最小的社會成本獲得最大的防控成效。 為加強應急處置能力建設,泰州市創新出臺“6小時處置要求”,強調一旦發現本土核酸檢測陽性人員,自動觸發一級響應,確保1小時內完成核心人員管控、2小時內完成本地密接排查、3小時內完成社區防控部署、4小時內完成軌跡分析報告、5小時內完成千人隔離準備、6小時內完成核酸采集送檢。按照這一要求,泰州市啟動“祥泰行動”系列實戰演練,加速補短板、強弱項,不斷提升常態化疫情防控能力水平。 奧密克戎傳播力強、隱匿性高,必須控住點、管住面、阻斷鏈。為此,泰州市及時調整優化領導指揮體系,推動市及市(區)一體、協同作戰,編制完成全省首個市級層面《新冠肺炎本土疫情操作指引》;加強能力儲備,建強市級流調作戰中心、流調溯源專班,全力擴充流調力量;修訂完善區域核酸檢測工作方案,最大核酸檢測能力超過年初的2倍;超額15%完成儲備隔離房間新增任務。 外防輸入,是守住“城門”和“家門”的第一道防線。泰州市從緊從嚴、落細落實各項防控舉措,把牢境外輸入關,織密社區網格,在重點場所全面推廣應用“場所碼”,將重點人群“應檢盡檢”范圍細分到66類,對重點崗位人員加密核酸篩查頻次,構筑起聯防聯控、群防群控的“銅墻鐵壁”。 泰興、靖江等地疫情發生后,泰州市與時間賽跑,以快制快、精準發力,集中力量打響殲滅戰,局部疫情迅速得到控制。 “防得住”,才能“放得開”。 “得益于有力有效的疫情防控,特別是駐廠突擊隊員的無縫對接服務,我們才能在疫情嚴峻的形勢下不停工、不停產,取得這么好的成績!”格蘭特(江蘇)鉆具有限公司總經理王秋濤說,今年一季度公司開票銷售同比增長了25%,石油鉆桿訂單目前已排到8月份,遠銷歐美國家。興達鋼簾線自主設計、上線運行首個企業疫情防控物流閉環系統,為企業有效應對疫情、確保供應鏈穩定提供了有力支撐。碩世生物加班加點,生產連軸轉,繼續保持高速增長態勢,一季度營業收入同比增長77.69%、凈利潤同比增長62.9%。 企業發展迎難而上,泰州市三大先進制造業集群支撐作用明顯,正在加速恢復,甚至逆勢上揚。以造船業為例,靖江造船業克服疫情影響,今年已交付出口船舶18艘,同比增長12.5%,生產計劃已排至2026年,其中僅新時代造船、揚子江船業兩家企業的在手訂單量已占到全國的近四分之一。 穩增長:上下同心,聚力發力 發展是解決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做好疫情防控需要財力物力保障,保就業保民生防風險都需要發展作支撐。 在全國、全省穩住經濟大盤電視電話會議后,泰州市委常委會會議強調要全面貫徹落實電視電話會議精神,堅持把“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重大要求落到實處,全力以赴穩增長,抓項目、保主體、搶訂單,確保經濟穩得住。 “穩增長”被擺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全市上下同心、聚力發力—— 緊抓重大項目建設,常泰長江大橋、滬陜高速平廣段等7個重大交通項目順利實施,省煤炭物流靖江基地二期等3個10萬噸級物流項目加快建設,12個城建基礎設施項目加快推進,36個高標準農田年度計劃項目進場施工; 新舊基建協同發力,組織實施1065個年度“智改數轉”項目,形成211個億元以上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清單; 重大科創載體建設邁入快車道,投資10億元與省產研院合作共建市產研院,投資21億元建設科創中心先導區,布局上海長三角國創中心泰州分中心等10個離岸創新中心; 發揮“三比一提升”行動主抓手作用,優化推進機制,強化協調服務、督查推進和要素保障。截至4月底,5億元以上項目新開工24個、在建24個、新竣工34個;目前5億元以上項目在談111個、在批106個; 保障國際國內物流暢通,創新開展祥泰企業認定工作,實行“集散綠島+司機之家”模式,企業公路運輸成本降低;
整合力量、下沉掛鉤、助企紓困,全市110個機關部門、企事業單位聯系94個鎮街園區,同時建立重點產業鏈微信群,建立重點企業保供專班,“一企一策”精準服務,及時幫助解決難題; …… 經濟基本盤之“穩”,已成為當前泰州市經濟運行的突出特征,更為長遠之“進”打下堅實基礎。 統計數據顯示,今年疫情發生以來,泰州市產能始終保持在正常水平的88%以上,目前已恢復至99.5%,規上工業企業復工率100%,規下工業企業復工率超過99%,5月以來工業用電量增速已居全省第2位。 穩市場主體:精準滴灌,直達盡享 市場主體是經濟的力量載體,保市場主體就是保社會生產力。 “以有效政策‘輸血’市場主體,以要素保障‘支撐’市場主體,以優質服務‘護航’市場主體,不斷夯實經濟發展的微觀基礎”成為全市上下基本共識,各地各部門主動靠前服務,強化“精準滴灌”。 助企紓困,泰州市全面發力。一方面,加快落實國家和省出臺的組合式紓困惠企政策措施,讓各類市場主體直達快享、直達盡享,另一方面因時因勢完善舉措、精準施策,在全省率先出臺工業企業15條和服務業22條紓困措施,幫助各類市場主體抗擊疫情、渡過難關。 減稅降費,就像“及時雨”,讓各類市場主體特別是面大量廣的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有了更多獲得感,4月份全市共辦理緩稅退稅38.8億元。 金融,是發展的“活水源頭”,特別是在特殊時期更是各類市場主體逆勢增長的堅實支撐。今年以來,泰州市嚴格落實延期還本付息政策,預計上半年到期存量貸款正常接續率達98%,普惠小微貸款加權平均利率同比下降0.38個百分點、貸款余額同比增長26.7%,實施首貸“破冰”行動和增效計劃,創新開發“蘇科貸”“創新積分貸”等金融產品。
為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今年以來泰州市開展了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專項整治行動,打造“泰好辦”營商服務品牌,線上服務事項平均辦理時間壓縮90%以上,同時建立企業服務專員制度,運行“泰企通”服務云平臺,及時了解、全力解決企業的“急難愁盼”。 “一系列助企紓困政策落地,讓我們看到了黨委政府保市場主體的決心,也更加堅定了我們發展的信心。”泰州瑞亞貿易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張霞表示,將搶抓各類政策機遇,攻市場、搶訂單,推動企業加快發展、做大做強。 “疫情形勢下,蘇中藥業1至4月實現銷售增幅15%以上,離不開黨委政府的關心呵護。”蘇中藥業集團董事長唐仁茂表示,將進一步弘揚創新精神,聚力轉型升級,為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保就業:千方百計援企穩崗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 今年以來,泰州市千方百計保就業,通過“免申即享”發放穩崗返還補貼,延續實施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工傷保險費率政策,同時加快落實困難行業緩繳社保費政策,實施失業保險參保職工技能提升補貼和職業培訓補貼政策,有效降低企業用工成本。 泰州市還突出重點群體就業,通過線上線下渠道發布崗位信息,靈活舉辦各類招聘活動,累計提供崗位1.8萬個,同時加大就業見習崗位開發力度,新增見習基地74家,發放見習補貼107萬元。為推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泰州市開發公益性崗位1568個,提供公共就業創業服務6.3萬人次,并鼓勵農民工、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就業創業,累計發放創業富民貸款1.06億元。 為兜牢失業人員底線,泰州市切實做好失業保險金、代繳基本醫療保險費等“保生活”待遇發放工作,及時實施失業人員臨時物價補貼政策,發放一次性價格補貼等。1至4月,全市累計發放失業保險金8961萬元、失業補助金1167萬元,代繳基本醫療保險費2177萬元,發放臨時補貼91.6萬元。同時,積極應對疫情影響,全市城鎮新增就業3.8萬人,同比增長4.4%,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47.5%。
來源:泰州日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