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興化:構建“生態島” 打造新時代魚米之鄉
5月26日,由江蘇省財政廳、江蘇省生態環境廳組成的調研組在對泰州興化實地調研后,對興化市在“生態島”試驗區建設中堅持“生態立市”,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積極探索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一系列扎實舉措給予充分肯定。 近年來,興化市統籌推進生態環境系統治理,深入推進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創建,積極爭創“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試點,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生態文明水平持續提升。實施大縱湖、蜈蚣湖、平旺湖、陳堡草蕩、得勝湖、洋汊蕩湖泊湖蕩退圩還湖生態修復工程,陳堡草蕩成為全省首個形成大水面的退圩還湖生態修復項目。水上森林成為江蘇生態名片,同時,22個鄉鎮、14個村創成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鎮、示范村。
今年4月,在《江蘇省生態島試驗區建設方案》出臺后,興化市決定以“里下河濕地保護生態島”名義申報,突出統籌經濟發展和自然生態保護為核心,濕地生態系統保育重建為重點,生物多樣性保護為特色,全域高起點、高標準開展“生態島”試驗區試點,全力建設“生態品質優良,生態經濟活躍”的新時代魚米之鄉,為全省平原湖蕩濕地地區自然生態保護工作提供可推廣、可復制的模板。 據了解,興化生態島試驗區建設將以打造里下河地區生態保護樣板、發展與保護機制創新示范、綠色經濟發展模板和人民美好生活的新時代魚米之鄉為目標,共設置22項指標,同時根據興化實際新增自然濕地保護率、鳥類AI觀測點位建成數量和生態保護型鄉鎮差異化考核機制3項指標。圍繞“生態島”試驗區建設目標,確定8大類29項重點任務,優化生物多樣性保護空間格局、提升生態系統穩定性、完善生物多樣性保護體系、構建生物多樣性保護監測體系、提升生物安全管理水平、創新生物多樣性可持續開發利用機制、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建立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配套生態空間保護格局優化、生態修復、環境質量改善、生物多樣性保護、生物安全建設和生物服務功能利用工程共6大類27項重點工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