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徹落實《長三角G60科創走廊建設方案》推進大會在滬舉行
2020-12-28
來源:央廣網 瀏覽次數:
大中小
|
央廣網上海12月27日消息(記者吳善陽)科技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證監會近期聯合印發《長三角G60科創走廊建設方案》。今后五年,九城市將如何推進方案落地?長三角G60科創走廊將如何建設?未來會建成什么樣?27日下午,由國家科技部牽頭在上海市松江區召開的貫徹落實《長三角G60科創走廊建設方案》推進大會暨推進G60科創走廊建設專責小組擴大會議(2020長三角G60科創走廊聯席會議)給出了答案。
會議采用主會場和分會場相結合的方式召開,主會場設在上海市松江區,分會場分別設在九城市人民政府,以視頻相連,共同推進長三角G60科創走廊貫徹落實國家戰略,全力建設中國制造邁向中國創造的先進走廊,科技和制度創新雙輪驅動的先試走廊,產城融合發展的先行走廊。
推進G60科創走廊建設專責小組組長、科技部黨組成員、副部長李萌,推進G60科創走廊建設專責小組組長、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長吳清,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書記虞愛華,科技部戰略規劃司一級巡視員戴鋼,推進G60科創走廊建設專責小組副組長,上海市科技工作黨委書記劉巖,上海市松江區區委書記程向民,推進G60科創走廊建設專責小組全體成員,長三角區域合作辦公室、上海市經信委領導,九城市黨政領導、相關部門(發改、經信、科技)主要負責同志,上海市閔行區、嘉定區、青浦區、金山區政府主要領導,科學家、園區、企業和媒體代表等出席會議。
此次會議是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著眼新發展格局共同謀劃長三角G60科創走廊發展的一次重要會議。“長三角地區是長江經濟帶的龍頭,在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中具有舉足輕重的戰略地位。”推進G60科創走廊建設專責小組組長、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長吳清表示,在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下,系統謀劃和推進長三角G60科創走廊建設,促進長三角基層加強合作和跨行政區域協調聯動,有利于凝聚更強大的合力,促進更高質量發展。
五年前,松江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引領,提出沿G60高速公路40公里松江段兩側布局“一廊九區”,G60科創走廊1.0版“G60上海松江科創走廊”就此誕生。歷經跨行政區劃聯手建設2.0版“滬嘉杭G60科創走廊”,再到貫穿三省一市、覆蓋九城市的3.0版長三角G60科創走廊,從秉持新發展理念的基層實踐上升為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的重要平臺。
推動長三角G60科創走廊建設,在九城市形成強烈共識,不僅被寫入九城市的政府工作報告、“十四五”規劃,也得到了各省、市領導的批示,要求攜手助推九城市協同創新、融合發展。特別是今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沖擊,九城市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協同發展,經濟運行率先回穩、主要指標率先回升、供需兩端率先回暖,一體化的理念、“共同體”的意識已經深入人心。
五年時間,作為貫徹落實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關于長三角區域協同發展戰略的重要平臺和生動實踐,長三角G60科創走廊始終秉持新發展理念,堅持龍頭帶動、各揚所長,聚焦重點區域、重點領域、重大平臺、重大項目,各項工作呈現多點突破、縱深推進的良好態勢。牢牢抓住科創這個發展的“牛鼻子”,從“創新謀劃”到“務實推進”,從“深蹲助跑”到“起飛跳躍”,闖出了一條轉型發展的新路徑。牢牢把握長三角G60科創走廊上升為國家戰略平臺的重大歷史機遇,以一體化高質量發展對沖疫情不利影響,以固鏈補鏈強鏈打造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以市場化法治化方式強化關鍵要素支撐,以制度創新推動跨區域合作取得新突破,堅定不移地建設科技和制度創新雙輪驅動、產業和城市一體化發展的先行先試走廊,在逆勢環境下邁出堅實步伐。
數據顯示,九城市財政收入從G60科創走廊成立之初占全國1/17上升到占全國1/12(截至2020年11月底);GDP總量從占全國1/16上升到占全國1/15;市場主體總量從286萬家上升到805萬家,占全國比重翻近一翻(3.6%-6.5%),其中擁有高新技術企業2.1萬多家,占全國近1/10,科創板上市企業47家,占全國超1/5。
而作為長三角G60科創走廊策源地的松江,在持續推進長三角G60科創走廊建設的進程中,也呈現良好發展態勢。四年來松江GDP年均增長12.2%,地方財政收入年均增長14.4%、連續58個月保持正增長,相比“十三五”期初,制造業稅收占總稅收比重從35.9%上升到去年的48.5%,房地產稅收比重從32.4%下降到24.9%。工業固投四年年均增長38.9%,騰訊AI超算中心、G60腦智科創基地、AST超硅半導體、恒大新能源汽車等一批百億級新基建重大產業項目相繼落地開工,計劃總投資超3000億元,松江綜合保稅區進出口額居上海第一位,高新技術企業三年翻一番,總數居上海第二位,R&D從3.58%上升到4.32%,上市掛牌企業今年40家,居上海第二位,累計352家,外貿進出口總額、規上工業產值居上海第二位,保持了良好的態勢。
五年后的今天,國家科技部牽頭會議選擇在長三角G60科創走廊策源地松江召開,更充分體現了對松江、對G60科創走廊以及對國家戰略的重視。新起點上再出發,更顯意義非凡。下一個五年,長三角G60科創走廊將如何建設?《長三角G60科創走廊建設方案》對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推進長三角G60科創走廊建設進行了再謀劃、再部署、再明確,給出了長三角G60科創走廊建設時間表、路線圖、任務書。
據介紹,《方案》作為謀劃和推進長三角G60科創走廊建設的頂層設計,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兩個關鍵詞,以市場化、法治化為導向,以“科創+產業”為抓手,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市場主體需求導向相統一,明確了長三角G60科創走廊“中國制造邁向中國創造的先進走廊”、“科技和制度創新雙輪驅動的先試走廊”、“產城融合發展的先行走廊”的戰略定位。
《方案》提出了“到2022年,科創走廊建設初顯成效”、“到2025年,基本建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科創走廊”的具體目標以及量化指標。力爭到2022年,長三角G60科創走廊地區研發投入強度達到3%,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15%,上市(掛牌)企業數量年均新增100家以上,高新技術企業年均新增3000家左右,引進高層次人才、應屆高校畢業生等各類人才每年不少于20萬人。力爭到2025年,長三角G60科創走廊地區研發投入強度達到3.2以上%,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18%,形成若干世界級制造業集群,在國內外產業分工和價值鏈中的地位明顯提升,成為我國重要創新策源地。
《方案》提出了“強化區域聯動發展,共同打造世界級產業集群”“加強區域協同創新,共同打造科技創新策源地”“聚焦產業和城市一體化發展,共同打造產城融合宜居典范”“著眼深化改革和優化服務,共同打造一流營商環境”四項重點任務。針對四項重點任務,進一步明確了“打造先進制造業集群”“培育壯大創新主體”等18項重點舉措。這18項重點舉措定位準、招數實,對長三角G60科創走廊在新發展格局下更好服務國家戰略任務、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和理論指導性。
“立足新發展階段,推進G60科創走廊建設要明確在國家新發展格局中的使命和擔當,要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大局中統籌推進,要在創新型國家和科技強國建設進程中主動作為。”推進G60科創走廊建設專責小組組長、科技部黨組成員、副部長李萌表示,九城市要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把長三角G60科創走廊九城市各自優勢化為長三角整體優勢。必須堅定不移地依靠科技創新,增強原始創新能力,重點解決“卡脖子”技術難題,突破制約產業鏈安全的短板,提升產業鏈關鍵環節的掌控能力。必須加大體制機制創新力度,加速凝練一批科技創新舉措和示范經驗率先應用到長三角乃至全國其他地區,形成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的制度創新成果。必須在打造國內大循環的中心節點和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戰略鏈接上勇當開路先鋒,率先構建科技、產業和金融的互動循環,打通九城市內部一體化的循環體系,進而實現國內與國際網絡式循環,共同打造世界級產業集群。必須抓好各項政策舉措的落實落地,切實把《建設方案》中提出的和各部門已經出臺的支持G60科創走廊建設的各項政策舉措落實落地,切實轉變為發展的動力。
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落實好《方案》,明確長三角G60科創走廊在國家新發展格局中的使命和擔當,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大局中統籌推進,在創新型國家和科技強國建設進程中主動作為,成為九城市共同的目標,并紛紛付諸行動。
就在不久前,松江區委五屆十次全會審議通過了《松江區貫徹落實<長三角G60科創走廊建設方案>的實施意見》,拿出了松江發揮長三角G60科創走廊龍頭示范作用,率先落實國家戰略的松江方案。“我們將推進創新協同,爭當科技創新策源的開路先鋒,推進產業共興,爭當高端產業引領的模范樣本,推進改革聯動,爭當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堅推手。”松江區委副書記、區長李謙表示,將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與九城市攜手創造長三角G60科創走廊高質量一體化發展新氣象。
長三角G60科創走廊九城市也紛紛表示,將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以本次會議為契機,深入落實《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兩個關鍵詞,加快推進《長三角G60科創走廊建設方案》落地見效,不斷提升產業鏈和供應鏈的穩定性和競爭力,以一體化的思路和舉措打破行政壁壘、提高政策協同,讓要素在更大范圍暢通流動,在新發展格局下打造“中國制造邁向中國創造的先進走廊”、“科技和制度創新雙輪驅動的先試走廊”、“產城融合發展的先行走廊”。
會上通報了《長三角G60科創走廊建設方案》編制情況,審議通過了《長三角G60科創走廊2020年度工作報告》《推進長三角G60科創走廊建設報告評議制度》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