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100萬!南京22家企業獲得職工教育經費稅前扣除獎勵
|
12月22日下午,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南京市財政局、國家稅務總局南京市稅務局聯合舉辦了2020年企業執行職工教育經費稅前扣除政策頒獎會,南京鋼鐵股份有限公司、南京中興軟件有限責任公司、蘇寧易購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22家企業共計獲得970萬元獎勵。 今年南京市委一號文件提出鼓勵企業加大職工教育投入,對執行職工教育經費稅前扣除政策成效顯著的企業給予獎勵。市人社局積極落實市委、市政府要求,助力創新名城建設,會同市財政局在全省率先出臺《南京市企業執行職工教育經費稅前扣除政策獎勵實施細則(試行)》,文件規定在我市注冊登記、依法納稅,連續正常經營3年以上(含3年),按規定提取企業職工教育經費比例不少于1.5%且足額使用、管理規范的企業,在培訓基礎能力建設投入、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和社會價值貢獻等方面成效顯著,采用因素分配和核心指標相結合的評價方法,按照AAA、AA、A三個獎勵等級, 分別給予100萬元、50萬元、30萬元獎勵。除了資金獎勵外,獲得表彰的企業還可按規定直接成為見習培訓、高技能人才培訓等基地,面向社會開展政府補貼培訓任務。對培訓體系開發成熟、培訓內容標準規范的培訓項目、互聯網課程,可根據企業意愿按規定納入企業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和當年政府補貼培訓項目清單。
劉蒞局長講話 南京市人社局副局長馮冰介紹,南京市企業職工稅前扣除政策有三大益處:一是抵稅。企業可按國家規定不超過職工工資總額的8%提取職工教育經費,并在繳納企業所得稅時予以扣除;二是獎勵。對在開展職工技術技能培訓及培訓能力建設等方面成效顯著的企業,還可最高給予100萬元獎勵;三是發展。鼓勵企業加大人才培養投入,促進職工隊伍發展,提升職工職業技能水平,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這也是政策的核心要義。 據了解,《實施細則》自2020年5月1日實行以來,市、區人社部門通過舉辦政策宣講會、制作專題宣傳片、依托企業服務QQ群、微信群推送政策申報指南以及實地發放政策宣傳冊等多種方式進行廣泛宣傳。中國石化集團南京化學工業有限公司、南京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等36家企業自主申報了2020年企業執行職工教育經費稅前扣除獎勵,江北新區、玄武、鼓樓、建鄴、雨花臺、江寧、高淳7個區人社局、財政局、稅務局及相關行業主管部門聯合組織了區級初審,28家企業獲得區級推薦入圍市級復審環節,10月底,市人社局、財政局、稅務局共同組織了企業執行職工教育經費稅前扣除獎勵復審活動,經專家評審、信用核查、公示等程序,最終確定江蘇蘇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22家企業為2020年執行職工教育經費稅前扣除政策獎勵單位。
頒獎現場 22家企業2019年共有在職職工119499人,職工教育經費共計投入31257.95萬元,累計開展各類職工培訓7234051人次,企業技術技能等級人數占職工總人數的57.7%,其中,高技能人才數占企業技術技能人才數的47.5%,分別高于我市三年職業技能提升目標任務29個百分點、15個百分點。企業分別與國內外47所高等學校、職業院校開展校企合作,參與組建職業教育、產教聯盟137個,設有實訓基地、高技能人才基地或技能大師工作室111個,開發或購買16000余門線上線下培訓課程,廣泛開展崗前培訓、崗位技能提升、安全管理等多樣化培訓,有效提升職工技能水平,改善了企業人才結構,增強了企業在國際國內各領域的競爭力和吸引力。 據了解,近年來南京市深入實施三年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大力開展企業職工培訓。今年以來在推進職工培訓方面加大投入,出臺職業技能提升15條、以工代訓等惠企培訓政策。截至目前,南京市有35000家企業對120萬名職工開展崗前培訓或以工代訓,預計發放補貼資金5.2億元,助力企業戰勝疫情、恢復生產經營,實現高質量發展。 下一步,市人社局將緊扣“4+4+1”主導產業、8條產業鏈關聯企業和“四新”行動項目實施,統籌推進實施三年職業技能提升行動計劃,進一步發揮企業主體作用,引導南京市企業加快人才隊伍培養步伐,快速適應整個社會發展需要,綜合提高我市企業在國際國內各領域的競爭力和吸引力,為“創新名城、美麗古都” 建設貢獻更大力量。(虞啟忠 姚煒 井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