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聚焦對外開放 全力打造開放高地
|
央廣網貴陽12月24日消息(記者王珩 通訊員杜琨)12月24日,貴陽市“十三五”成就宣傳活動“決戰脫貧攻堅 決勝全面小康”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第四場:“聚焦對外開放 全力打造開放高地”在貴陽市政府新聞發布會廳舉行。會上,發布了貴陽市“十三五”以來高水平對外開放工作的開展情況。 “十三五”時期,特別是貴陽市委十屆五次全會以來,全市上下堅持以開放促改革、促創新、促發展,積極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粵港澳大灣區、成渝經濟圈發展等國家戰略,相繼出臺了一批有針對性的政策措施、推動了一批有帶動力的重大項目、引進了一批有影響力的知名企業,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先行區建設取得重大進展,為加快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打下了堅實基礎。 近年來,貴陽市在加強頂層設計、構建開放通道、提振開放平臺、擴大對外交流、發展外向型經濟等方面開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 貴陽市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擔任主任的對外開放委員會,這在全國尚屬首創。同時成立綜合協調、商貿業發展、制造業發展、口岸物流發展、招商引業、人才保障、投融資工作、對外交流合作、宣傳工作等9個專項工作組,各區(市、縣、開發區)相繼成立與市委對外開放委員會相對應的組織機構,逐步在思想上、行動上和具體的工作落實上形成了全市“一盤棋”的工作格局。 貴陽市已成為國家物流樞紐和西部陸海新通道重要節點城市。貴廣、滬昆、黔渝、成貴等高鐵線路相繼開通,龍洞堡國際機場國內國際航線達237條,年旅客吞吐量突破2100萬人次,其中國際直達航線增至25條,通達美、俄、意、日、韓等國家和地區,已全面融入全國2小時航空飛行圈、7小時高鐵經濟圈;烏江基本實現全程通航,融入長江經濟帶步伐加快。 據介紹,貴陽市對外貿易穩居全省首位,與157個國家和地區開展貿易往來,全市進、出口貨物整體通關時間同比分別壓縮41.66%、41.69%。服務貿易成為新的增長點,預計2020年年底,服務外包合同執行額將達到3.2億美元。營商環境不斷改善,利用外資政策體系不斷完善,在筑世界500強企業達11家,實際利用外資年均增長15.7%,增速位于全國省會城市前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