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興近萬在職黨員下沉一線解難題 黨員服務“家門口”
|
12月11日下午3點剛過,宜興市長新社區陸續來了20多人,他們拿出手機掃完二維碼報到后,穿上印有“陶都先鋒志愿者”的紅色馬甲,統一到瑞德康城花苑進行垃圾分類宣傳引導、車輛停放整理,并參與小區環境整治。社區主任王春紅告訴記者,這20多人都是長新社區在職黨員突擊隊成員,來自市級機關和企事業單位。 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宜興城區成立了31支在職黨員突擊隊,為疫情防控筑起銅墻鐵壁。疫情防控常態化之后,宜興市積極探索在職黨員進社區長效機制,讓黨員下沉到民生一線、發展一線。7月下旬,該市建立了在職黨員“雙隊伍三報到四服務”工作機制。“雙隊伍”是指單位或系統內黨員干部成立專業性的志愿服務先鋒隊,居住在城區的在職黨員以居住地所在社區為單位成立在職黨員突擊隊;突擊隊、先鋒隊“報到”對象則是結對的鎮街(園區)、企業和在職黨員居住地社區,力求做到服務基層解難題、服務企業促發展、服務社區強治理、服務群眾轉作風。 “作為市委2020年度黨建書記項目,通過建立基層‘吹哨’、突擊隊或先鋒隊黨員響應制度,納入年度黨建考核等舉措,確保黨員下沉一線辦實事落到實處。”宜興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周輝說。 據悉,目前宜興市在職黨員突擊隊已由原來的31支增加到39支,有9006名居住在城區的在職黨員參與相關活動,占在職黨員總人數的83.37%。宜城街道在職黨員進社區微信小程序“我來報到啦”已上線,“吹哨應哨”流程更加簡化:社區發布任務清單,隊長領任務生成報名二維碼,群內突擊隊員掃碼報名參與。記者在該微信群里看到,領任務、提建議、曬成果……熱鬧非凡,隊長盡職、隊員熱情。 溪隱社區有不少機關企事業單位,目前報到的在職黨員達到398人。“每次在微信群上發布任務都是被秒搶,黨員們覺得在自己住的社區做些實事很有成就感。”社區黨員突擊隊隊長陳海鷹說。 新華社區東風巷沿街有40多家餐飲店,附近居民反映一些門店餐飲垃圾傾倒不到位影響環境,社區“吹哨”發布任務清單后,突擊隊長史鑫“應哨接單”招募志愿者,并發揮自己在市場監督管理局工作的優勢,帶領隊員上門一家家地做工作,問題迎刃而解。 對于在職黨員下沉社區,宜城街道黨工委組織委員陳琳英感受深刻:“說實話,起初部分社區書記是有顧慮的,怕加重社區負擔。如今這一做法體現了強大的生命力,在職黨員按照居住地編入‘紅網格’,確保城區全覆蓋,服務對象是自己的家人、鄰居,非常有親切感。” 在宜興,除了黨員突擊隊進社區,還有專業性的黨員志愿服務先鋒隊進園區、進企業,幫助解決基層難題。日前,宜興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機關黨委副書記廖黎恒帶領志愿服務先鋒隊幾名隊員到結對的宜興市壓力容器廠“報到”。容器廠總經理韓嶠提出廠里自主研發的螺旋卸煤機企業標準即將更新,需要幫助,隊員們表示將利用自身優勢參與相關技術檢驗檢測;對于廠里提出的換發制造許可證一事,廖黎恒當即承諾可以提前組織專家對廠里人員資質、質保體系等體檢預審,幫助查漏補缺。 目前,宜興市各市級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共組建72支志愿服務先鋒隊,結對18個鎮(街道、園區)、89個規模骨干企業,今年以來走訪調研村(社區)677次、企業353次,摸排各類問題509條,已幫助解決408條。 上個月,宜興市委組織部發出《關于建立在職黨員為民服務常態長效的通知》,要求工作推進項目化、主題活動常態化、考核激勵制度化。“建立黨員進社區長效機制,既是總結疫情防控工作經驗做法、拓展黨員教育管理路徑的現實需要,也是優化營商環境、提升服務效能、構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長效機制,以黨建引領推動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一項實踐探索,對于進一步密切黨群干群關系、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宜興市委書記封曉春表示。(周廣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