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市僑商會成立“金磚+”僑團創新合作聯盟
|
“僑愛心”光明基金在就職典禮上成立(央廣網發 通訊員供圖) 央廣網廈門12月23日消息(記者陳庚 通訊員陳芳)廈門市僑商聯合會22日晚舉行第三屆理監事就職慶典,同時發起成立“金磚+”僑團創新合作聯盟,讓更多僑團分享“一帶一路”建設和“金磚國家新工業革命伙伴關系創新基地”建設紅利。 當晚,俄羅斯、南非、印度、巴西等海外僑團負責人響應廈門市僑商聯合會發出的倡議和邀請,到場參加“金磚+”僑團創新合作聯盟啟動儀式。 合作聯盟首批成員共同發出倡議,建立僑團信息共享和資源共享機制,積極推進交流合作;共享機遇,共建平臺,積極推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金磚+”國家僑團開展數字化、工業化、創新及經貿等領域的務實合作,共同實現更高質量、更具韌性的發展;為僑團所涉企業參與“一帶一路”建設與在“金磚+”國家投資興業及爭取更多政府政策支持,為促進“金磚+”國家僑團所涉企業創新發展提供支持。 記者從就職典禮上了解到,四年來,廈門市僑商聯合會凝聚僑心僑力,致力改革創新,會員企業所捐善款已經超過1億元,為廈門經濟社會建設與僑聯事業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先后榮獲“全國先進社會組織”“全國僑聯系統先進組織”榮譽稱號。 廈門市僑商會設立有參政議政委員會,委員中有30多位擔任省、市、區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他們發揮資源優勢,積極參加各級“兩會”、參與課題調研,為當地經濟社會和僑商會發展建言獻策。
就職典禮現場(央廣網發 通訊員供圖) “4年來,廈門市僑商會與廈大僑聯、思明區僑聯合作,完成‘找準政策扶持關鍵點,助力僑企發展’及‘一帶一路,廈門僑資企業的挑戰與機會’等7個課題。”廈門市僑商會相關負責人說,這些課題集中反映了僑企發展中的問題和訴求,提交市、區“兩會”,助力僑資企業發展。 當天就職慶典上,廈門市僑商會會長蘇慶燦所在的廈門眼科中心,向廈門市紅十字基金會捐贈200萬元,用于設立“僑愛心”光明基金,捐助對象為低保白內障患者、貧困近視大學生以及貧困家庭的斜視弱視兒童,實施公益救助,特別精準幫扶僑界困難群體。 據悉,4年來,廈門市僑商會持續投入公益,展現商會擔當:2016年成立的“僑愛心慈善基金·僑商會公益金”,用于僑界安老、扶孤、幫殘、助學、濟困、治病、救災等,募得善款100多萬元,當年在廈門6個區6所僑鄉學校分別設立1間“互聯網+”僑愛心教室;2017年啟動的“僑愛心圓夢計劃”項目,通過捐設“僑愛心圖書角”、捐資助學、幫助孤寡老人圓夢等形式進行精準幫扶;此外還陸續開展“百僑幫百村——聯村助戶”幫扶同安區上陵村修建“幸福院”等多項公益活動。 今年疫情期間,廈門市僑商會發動會員企業獻愛心,籌集善款近50萬元,幫扶臨夏兩個貧困山村修建太陽能路燈,在臨夏三所貧困小學開展公益助學活動。 廈門市僑商會的會員企業家也以實際行動,譜寫新時代僑商愛國愛鄉、造福桑梓的大愛篇章。廈門市僑商會會長蘇慶燦表示,將引導僑商僑企為國家及地方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行業創新發展戰略貢獻智慧和力量;引導僑商僑企參與打贏脫貧攻堅戰,開展公益慈善事業;引導僑商僑企為中國經濟“走出去”穿針引線、鋪橋搭路、先行先試;同時加強僑商自身建設,服務會員發展,為推動廈門市建設高素質高顏值現代化國際化城市,作出僑商會新的貢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