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創建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 《建設方案》印發實施
|
央廣網杭州12月22日消息(記者李佳)22日上午,浙江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浙江省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工作方案》,介紹浙江省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有關情況。 創建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是浙江省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發展機遇,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數字經濟發展的決策部署,搶占數字經濟競爭制高點,不斷激發高質量發展新動能,為建設“重要窗口”增添澎湃動力的重要抓手。浙江省經信廳會同省發展改革委、省委網信辦、省大數據局等單位研究編制的《浙江省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工作方案》經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央網信辦正式批復,浙江省政府于11月19日正式予以印發實施。 據介紹,《建設方案》結合國家數字經濟發展工作部署和浙江工作實際,謀劃浙江省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的目標定位、建設任務和工作舉措,提出推進試驗區建設的“5752”體系,即圍繞建設5區、組織實施7大工程、52項主要任務。 在建設目標上:明確通過3年的努力,全省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和治理數字化良性互動的發展格局基本確立,數字經濟發展水平顯著提升!罢粕限k事之省”和“掌上辦公之省”基本建成,高效善治的數字化治理體系全面形成;覆蓋全省的民生網、服務網和平安網基本建成。初步構建起與數字經濟生產力發展相適應的新型生產關系。數字長三角建設取得新突破,初步實現長三角區域政務服務“一網通辦”“一號通辦。到2022年,數字經濟增加值達到4萬億元以上,占全省國民經濟生產總值(GDP)比重超過55%,基本建成全國領先的數字政府先行區、數字經濟體制機制創新先導區、數字社會發展樣板區、數字產業化發展引領區和產業數字化轉型標桿區。 在建設任務方面,將實施數字化生產關系構建工程。以完善要素配置體制機制和強化數據要素應用為驅動,探索數據高效安全流通和應用的政策制度,探索形成與數字經濟發展相適應的新型生產關系。重點實施迭代建設公共數據平臺、提升數據資源價值、完善要素配置體制機制、建立新業態勞動用工管理制度、推進市場主體平等參與數字經濟發展、鼓勵新業態新模式創新突破和先行先試等6項任務。 實施政府數字化轉型引領工程。以“最多跑一次”改革為總牽引,突出“整體智治”理念,聚焦“掌上辦事之省”和“掌上辦公之省”建設目標,全面推進政府數字化轉型,不斷提升省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重點實施推進政府運行、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治理、生態環境保護等領域數字化應用等9項任務。 實施數字化協同治理創新工程。堅持包容審慎、多元共治的原則,創新數字治理機制,為數字經濟新業態新模式活力涌現提供制度與政策支撐。重點實施構建多元參與的協同治理體系、推進網絡市場準入便利化、創新網絡市場服務與監管模式、創新新業態勞動糾紛處置方式、推進網絡綜合治理數字化應用試點和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等6項任務。 實施數字社會融合應用工程。深化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數字技術在推進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中的應用,全面推廣“城市大腦”杭州經驗,推進社會各領域的數字化應用。重點實施加快“城市大腦”建設與應用、推廣數字教育、數字醫療、數字文旅、數字扶貧、數字養老服務,以及推進未來社區和數字鄉村建設等8項任務。 實施數字產業化能級提升工程。以數字科技創新為關鍵動力,著力培育壯大基礎產業、加快發展新興產業、搶先布局未來產業,打造協同共生的數字產業生態,不斷提升數字產業規模和能級。重點實施建設高能級創新載體、組織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發展壯大數字產業、培育標志性產業鏈、推進產業平臺建設和強化新主體培育等6項任務。 實施產業數字化轉型發展工程。大力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加快推進工業、農業、服務業數字化轉型。重點實施優化工業互聯網生態、實施企業上云行動、提升制造業智能化水平、加快服務業高端化發展和農業數字化轉型、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新型貿易中心、新興金融中心,推進企業、園區數字化轉型等9項任務。 實施數字長三角建設工程。貫徹落實國家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創新協同發展機制,統籌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推廣數字化應用,有力支撐長三角區域高質量發展。重點實施協同推進長三角一體化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數字化資源共建共享、工業互聯網一體化先行區建設、數字化應用互聯互通、智慧高速公路交通網建設、協同創新共同體建設、加強網絡安全保障和探索數字長三角協同推進機制等8項任務。 為推進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的建設,建設方案也明確了要完善統籌機制、強化規范發展、加強政策扶持和加強監測評估與經驗推廣等4個方面的保障措施。同時,為抓好試驗區建設,將對各項任務逐一細化和任務分解,明確責任部門和建設目標,力求每項工作轉化成浙江數字經濟創新發展的一項項具體成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