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育機構、免費體檢 江蘇衛健大手筆推進民生項目落地
|
今年以來,江蘇省衛生健康系統將省政府民生實事項目作為保障改善民生、增強群眾獲得感的重要抓手,全力推進各項任務按序時進度高質量完成,不斷提高百姓幸福指數。 新增普惠托育服務機構92家 今年以來,省衛生健康委將推進普惠托育服務機構建設,納入年度全省衛生健康工作要點,目前,各設區市已評審確定92家普惠托育機構,超額完成2020年省政府民生實事項目“新增普惠托育服務機構80家”年度任務;全省70%左右的縣(市、區)新增1家以上普惠托育機構,有效增加了城鄉普惠托育服務供給。 省衛生健康委會同省發改委遴選上報普惠托育機構建設項目42個。通過國家專項行動助力省政府民生實事項目,進一步擴大普惠托育服務供給,全省預計新增普惠托位超過8000個。江蘇各地加強托育服務從業人員專題培訓,線上線下相結合,組織開展托育機構衛生保健、疫情防控、安全管理、登記備案等系列培訓。今年以來,全省培訓各類托育服務從業人員8867人次。 其中,南京市先行先試,在全國率先打造市、區、街、社區四級嬰幼兒早期發展指導服務體系,積極培育專業托育機構;出臺市長令等18個政策文件,全面提升嬰幼兒照護服務能力、促進機構規范管理、安全運行;儲備一批普惠和示范項目,將建設50個社區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列入2020年南京市民生實事項目,實際建成52個,超額完成。南通市積極探索“1+N”普惠托育新模式,依托1個示范性托育機構帶動N個社區普惠托育園共同發展,努力為嬰幼兒家庭提供質量有保障、價格可承受、方便可及的托育服務。 完成80個農村區域性醫療中心建設 “小病不出鄉鎮,大病不出縣域”,基層區域醫療中心是解決百姓家門口看病的重要場所。近日,江蘇省衛生健康委傳出利好消息: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人均補助標準提高到80元,基本建成80個農村區域性醫療衛生中心。 今年初,為加強基層疫情防控經費保障,提高疫情防控能力,江蘇省財政全部下達2020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補助資金。全省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補助標準提高到80元,其中新增5元全部落實到鄉村和城市社區,主要用于應對疫情防控工作。省衛生健康委會同省財政廳組織5個專家組,共抽查13個縣市區、26個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完成2019年度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省級績效評價工作。近日,國家公布的2019年度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我省名列全國第一。 在農村區域性醫療衛生中心建設方面,年初,省衛生健康委組織各地開展農村區域性醫療衛生中心建設情況摸底,在此基礎上,研究確定了80個重點建設單位和40個備選建設單位名單。連續舉辦三期農村區域性醫療衛生中心建設現場觀摩培訓推進會,推動各建設單位按照二級醫院標準開展建設。省級組織12個專家組,對各設區市初審推薦的103家重點建設單位進行現場復核評估,全省共有101家農村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通過二級醫院評定,最終發文確定80個農村區域性醫療衛生中心基本建成單位名單。 完成近9萬座農村戶廁改造 今年以來,江蘇省衛生健康委全力推動農村戶廁改建等各項任務按序時進度高質量完成。截至10月底,中央財政、省財政補助資金支持我省建設的89350座農村戶廁改造任務,已完成88975座,完成率99.6%,預計11月全部完成。 省衛生健康委組織專家制定《江蘇省農村三格式無害化衛生戶廁建設與管理技術要求》,編印下發《農村無害化衛生戶廁改造建設工作手冊》,舉辦全省農村衛生戶廁改造培訓班,對各市、縣(市、區)開展技術培訓。組織專家深入基層開展現場技術指導,不定期現場隨機抽查,幫助地方及時解決技術問題。同時強化宣傳引導,編印改廁宣傳折頁20萬份、海報6萬張發至各地,引導群眾積極參與改廁工作。組織開展農村無害化衛生戶廁改建工作督查,對發現的問題督促基層整改到位。組織對揚州市江都區等49個縣(市、區)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重點任務逐縣銷號,開展無害化衛生戶廁省級現場核查工作。 為686萬65歲以上老年人 今年4月,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江蘇省貫徹<國家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中長期規劃>實施方案(2020—2022年)》,將推廣健康體檢作為優化老年健康服務的重要內容,并將“落實為680萬65歲以上老年人健康體檢民生實事項目”列入省老齡辦、省發改委、省衛生健康委聯合印發的《江蘇省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2020年度工作清單》。據江蘇省衛生健康委介紹,截至今年10月底,全省已經完成65歲以上老年人免費健康體檢686萬人,超額完成2020年省政府民生實事項目“為680萬65歲以上老年人健康體檢”年度任務。 江蘇省衛生健康委將省政府民生實事項目作為保障改善民生、增強群眾獲得感的重要抓手,實行掛圖作戰,定期跟蹤調度,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推廣儀征、江陰等地經驗,整合企業退休職工和65歲以上老年人健康體檢項目,統一體檢項目內容,提高體檢項目標準。目前,無錫、常州等地城區已實現企業退休職工與65歲以上老年人健康體檢項目整合,無錫市在原有體檢項目基礎上,增加腫瘤篩查項目。 產前篩查和新生兒疾病篩查全覆蓋 今年以來,全省建成以省級產前診斷中心(南京鼓樓醫院)和新生兒疾病篩查質量控制中心(南京市婦幼保健院)為龍頭,23家產前診斷機構、103家產前篩查機構、13家新生兒遺傳代謝性疾病篩查分中心為主體,以基層產前檢查機構、助產機構為基礎的產前篩查和新生兒疾病篩查網絡體系,實現產前檢查篩查和新生兒疾病篩查全覆蓋。 今年4月,省衛生健康委聯合省財政廳、省政府婦兒工委辦公室下發《關于做好2020年度出生缺陷綜合防治民生實事項目工作的通知》,省衛生健康委推動各地各相關機構嚴格按照產前診斷(篩查)和新生兒疾病篩查服務規范和標準開展服務,進一步規范各項診斷和篩查工作。同時,加大省級產前診斷(篩查)技術和新生兒疾病篩查技術的培訓力度,舉辦各類出生缺陷防治技術培訓班,培訓出生缺陷防治技術人員700多名,并對出生缺陷防治人才培訓項目的152名緊缺人才進行了考核。截至9月底,全省常住人口產婦數405751人,完成孕婦產前篩查409182人(含部分流動人口),實現產前檢查篩查全覆蓋。全省常住人口活產數410653人,完成新生兒遺傳代謝病篩查432715人、新生兒聽力篩查424521人、新生兒先天性心臟病篩查414611人(含部分流動人口),實現新生兒疾病篩查全覆蓋。 (魏宗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