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推行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 來源可溯去向可追
|
11日,農業農村部推進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試行工作現場會在常州召開。去年以來,我省將全面試行這一制度作為推動生產主體落實農產品質量安全第一責任、從根本上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的重要舉措。目前,全省共有86個市、縣(市、區)開展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試行工作,累計出證788萬張次,附帶電子打印的合格證上市農產品1386萬噸。 筑牢防線,推進“四全”長效監管 常州于2019年在全省第一個全域創成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市,憑借“全域、全員、全程、全民”的農產品“四全”監管機制,獲得農業農村部“江蘇樣板、常州模式”的評價。 從今年起,常州全面推行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此項工作走在全省乃至全國前列。常州市農業農村局局長李曇云介紹,通過“四全”監管長效機制,常州不斷筑牢農產品質量安全防線,連續多年保持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零發生”,農產品抽檢合格率始終在99%以上。 全域監管,即對市域范圍內農產品生產經營主體全面建檔,實現10萬戶農業生產經營主體監管全覆蓋。全員監管,即充分整合農業生產、技術推廣、農業管理等各級人員資源,建立責任到村的監管員、協管員隊伍,大力推廣定監管對象、定監管人員、定監管任務,并納入年終績效考核“一對一”網格化監管模式。全程監管,即圍繞“政府可控、主體可管、群眾可查”目標,率先打造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綜合平臺,開發運行網格化監管平臺,實現日常監管痕跡化、數字化。全民監管,即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責任體系,推動落實“地方政府負總責、監管部門各負其責、生產經營者負第一責任”要求,實現全民參與、社會共治。 常州還進一步探索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治理體系建設,在市域范圍內全面推行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加快推進產地準出與市場準入無縫銜接。 示范試點、科技先導,構建新模式 11日上午,在常州市潤土瓜蔬專業合作社的檢測室內,工作人員正在對不同品種的蔬菜進行農藥殘留量檢測。社長兼理事長張道衡介紹,合作社建立了全過程農產品安全追溯體系,甜瓜、西瓜、迷你番茄3個產品取得綠色食品認證。 這家合作社是所在新北區奔牛鎮農產品質量村級服務站,主要服務周邊4個村103戶生產主體。奔牛鎮農林站站長邵丹說,村級服務站是常州創新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模式的示范試點,具備合格證相關宣傳培訓、開具查驗,以及網格化管理、快速檢測、質量追溯等服務能力。 今年以來,農業農村部在全國范圍內試行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推動農產品質量安全“第一責任”落實,建立生產者自我質量控制、自我開具合格證和自我質量安全承諾制度,探索構建農產品質量安全治理新模式。 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借鑒工業品合格證管理模式,規定由生產者在自控自檢的基礎上自主開具合格證,承諾所生產農產品符合國家農藥獸藥殘留限量強制性標準。 在水產養殖方面,位于溧陽的江蘇諾亞方舟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走出了以科技為先導的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之路。公司副總經理宛峰說,企業對水、草、餌、苗等核心要素進行全流程、全方位控制,并定期開展自檢、監管部門抽檢、第三方檢測等。“今年公司邀請專業人員對負責合格證開具的員工進行了3次培訓,涵蓋系統使用、數據錄入、合格證開具等。自9月底至今,我們累計開具食用農產品合格證2500余份,有效促進并保障了出口、內銷產品的銷售和服務。” 確保“來源可溯”“去向可追” 在常州凌家塘市場,每輛駛進去的農產品運輸車都要接受抽樣檢驗。“我們在水產區和禽蛋區340多戶經營戶中開展合格證索取查看試點,通過開展辦證建檔,實現主體可查;開展索證拍照,實現信息可視;開展全檢全測,實現質量可控;建立流通倒逼機制、差異入市機制、信用評價機制,讓合格證成為農產品流通的身份證、生產經營者的承諾書、合規檢測的優惠券。”市場董事長張建方說,今年7月20日試行以來,已索取合格證6.8萬份,索取率達到85.4%,有效促進了農產品安全放心消費。 圍繞“來源可溯”,凌家塘逐步建立完善3類數據庫,即食用農產品經營主體數據庫、產品信息數據庫、質量安全信息數據庫,并使之與常州智慧市場監管綜合業務云平臺互聯互通,實行食品監管、企業自律、公眾查詢三級應用。 圍繞“去向可追”,一方面,監管部門通過云平臺記錄食用農產品配送商、食品生產加工企業、中型以上餐飲單位和學校食堂、集體用餐配送單位、中央廚房等采購單位的進貨查驗義務履行情況,將“出貨”與“進貨”信息相匹配。另一方面,以凌家塘加工配送區大型食用農產品配送商為試點,推行從田間到餐桌的全過程全鏈條可追溯工作,探索實施“一票通”,先期形成“批發市場-配送企業-餐飲單位”和“種植基地-農貿市場-餐飲單位”追溯鏈條全流程數據覆蓋。 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朱新華說,我省將食用農產品合格證試點工作作為今年農產品質量安全三項重點任務之一,按照“全省一盤棋”要求,統一合格證基本樣式、試行品類、監督管理,力爭通過3年時間,實現食用農產品生產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出具合格證全覆蓋。 我省還將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納入全省鄉村振興監測內涵,激勵各地加大推進力度。常州、南京、淮安等市將推行合格證制度與項目、展會、認證、品牌評選等掛鉤,泰州市把落實這項制度作為農產品質量認證、省級綠色優質農產品基地申報創建及定期考核、“江蘇精品”“泰州品質”認證評價的關鍵項。(吳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