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林業大學:推進現代信息技術與實驗教學課程深度融合
|
近日,教育部公布一流課程名單,南京林業大學4 門虛擬仿真中心項目進入國家一流課程建設行列。這使得學校已建成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項目7個、省級項目16個、校級項目36個。這標志著南京林業大學面向卓越人才培養的“三銜接、一提升”的鏈式實驗教學體系已經基本建成。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高校實驗教學體系建設存在面向信息化時代的實驗課程結構和資源布局有待進一步優化;面向卓越農林人才培養的實驗教學與農林科學前沿、現代工程技術銜接不夠;面向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實驗教學資源利用效能有待進一步提升等問題。面對一系列教學問題,南京林業大學通過重構鏈式實驗教學體系、推進實體實驗室的改造升級、建設優質虛擬仿真實驗項目等方式優化實驗課程結構與資源布局。同時,針對學生學習現狀,將林業學科最新科研成果以及現代林業工程項目轉化設計成示范性好、可操作性強、生動形象的實驗教學案例,增強教學效果;依托江蘇省高校實驗室研究會,加強與研究型高校的聯系與交流,促進校際間前沿科技資源轉化,實現優勢互補;依托產學研合作平臺,共同建設符合行業規范與業界前沿的核心實驗項目,強化實驗教學設計與企業技術實現的無縫對接,打造校企資源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的校企共同體。值得一提的是,該成果還強化教師開發應用實驗資源能力培養、保障實驗資源面向全體學生開放,以培養學生創新創業思維和實踐能力為核心,以能力達成為導向,將創新創業融入實驗教學全程,形成了以多層次、多模塊為一體的實驗實踐教學體系,基于信息技術與實驗教學的深度融合,鼓勵基于虛擬仿真實驗的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促進“以教為主”向“以學為主”的創新創業教育的轉變,提升實驗教學資源開發應用效能。 據了解,學校圍繞卓越農林人才培養目標要求,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重構了虛實結合、科教融合、產教聯合的實驗教學體系,搭建了覆蓋林業全產業鏈整合式、綜合化虛擬仿真實驗教學平臺,拓展了全程覆蓋、循序漸進的雙創教育融入實驗教學的教育路徑,推進了現代信息技術與實驗教學課程的深度融合,有效拓展了實驗教學內容的廣度和深度,補充了實體實驗教學資源的“短板”,實現了實驗鏈、專業鏈、產業鏈三鏈銜接,本科實驗教學質量以及卓越農林人才才培養質量得到明顯提升,取得顯著成效。2016年以來學生參加了170多個國家級、省級學科競賽項目,獲得省級以上獎勵4871余項,截至2020年11月,累計獲得“挑戰杯”國家獎項20項(其中二等獎(銀獎)3項、三等獎(銅獎)4項)。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成績突出。2018、2019年分別獲得特等獎24項和30項,特等獎及獲獎總數均居全省之首。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數量逐年增長,每年參與創新創業項目的學生超過1000人次。獲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國家獎項5項(其中二等獎(銀獎)1 項、三等獎(銅獎)4 項)。畢業設計(論文)成績顯著。近年來,共有88篇畢業設計(論文)獲得“江蘇省優秀本專科畢業設計(論文)”獎勵,獲獎總數位居江蘇高校前列,其中2017年、2018年獲獎總數位居全省之首。(江天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