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建海外法律服務中心 解決企業“走出去”難題
|
17日,省司法廳聯合省商務廳等部門舉辦共建海外法律服務中心簽約儀式暨涉外法律服務推進會,再在德國、日本等地新建9個海外法律服務中心。加上去年已在柬埔寨、俄羅斯等地建成并運營的7個海外法律服務中心,我省將建成16個海外法律服務中心,基本覆蓋“一帶一路”沿線主要國家。 從解決“水土不服”難題中醞釀建立 作為經濟大省、外貿大省和“一帶一路”交匯點,我省當前已累計對外投資7691個項目,協議投資額達791.5億美元。 在“走出去”的路上,我省企業遭遇了不少“水土不服”的問題。“能不能把律所開到柬埔寨?”“如果在異國他鄉能有‘娘家人’提供貼身法律服務就好了!”紅豆集團負責人曾發出感慨。在由紅豆集團聯合相關企業投資建設的柬埔寨西港經濟特區,170多家以中資為主體的多國企業已入駐,經營中經常遇到勞工、稅務等方面涉法難題。 省工商聯副主席李曉林告訴記者,“一帶一路”沿線涉及60多個國家,各個國家的歷史、經濟、文化各不相同,涉及大陸法系、英美法系、伊斯蘭法系等,部分國家法治環境還有待完善,法律服務相對短缺且成本高昂,一些“走出去”的企業在投資和項目實施中交了很多“學費”。 2017年,省司法廳、省律師協會在連云港召開全省“一帶一路”法律服務推進會,提出打造“海外法律服務中心”創新構想。 省司法廳、無錫市政府、紅豆集團三方摸索出“政府引領—企業主導—商會推動—律所創新”獨特模式,率先試點建成江蘇駐柬埔寨“一帶一路”法律服務中心。在這里,律師服務、公證、仲裁指引等法律服務一應俱全,企業面臨的法律問題得到“一站式”解決,這一做法也成為江蘇在全國的首創。 紅豆集團有限公司總裁助理、法務與合規部部長鄧婉秋深有感觸地說:“之前園區企業都是單獨報稅,因為對當地法律了解不全面,遇到不少‘坑’。有這個中心統一幫助報稅,企業再也不用為漏稅、少繳、補繳等問題煩惱。” “一帶一路”沿線主要國家全覆蓋 隨著我省企業“走出去”涉外法律服務需求的增加,海外法律服務中心建設步入快車道。 去年4月,省司法廳、省政府外辦、省商務廳聯合發文,提出力爭通過3年努力,使全省涉外法律服務專家達200人以上,“一帶一路”跨境人才達10人以上,扶持培養20家以上律師事務所為涉外法律服務示范機構,形成“一帶一路”三條線全覆蓋布局。當前,我省海外法律服務中心已基本覆蓋“一帶一路”沿線主要國家。 “相較于傳統的律所分支機構,海外法律服務中心的資源集聚更高效、服務供給更豐富、落地建設更靈活、規范執業更安全,在維護中資企業和公民海外權益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成為助力企業‘走出去’的一支重要力量。”省司法廳副廳長張武林說。 一組數據成為有力印證:目前海外法律服務中心已幫助160余家企業境外投資項目順利落地,接待各類企業法律咨詢3700余次,參與訴訟案件辦理73件,幫助處理稅務法律事務145件,積極開展國別法律研究并取得10余項研究成果。 疫情期間,一家在俄羅斯的江蘇企業因員工返崗難、當地政府發布停工禁令等不能及時供貨,被甲方索賠上千萬美元。省律協涉外法律業務委員會幫助企業聯系貿促會,依法出具不可抗力事實性證明,得到甲方理解、同意推遲幾個月履行合同。 涉外律師人才嶄露頭角維護合法權益 海外法律服務,關鍵在人才。如今,我省律師在國際貿易爭議解決、國際商事仲裁、跨境投資并購及國際工程承包等涉外法律服務領域已嶄露頭角。 截至10月底,全省提供涉外法律服務的專業律師達845名,服務范圍覆蓋國際貿易、金融與資本市場、知識產權及信息安全等9個涉外專業領域。去年全省涉外法律服務業務收費達2.3億元,同比增長17%。涉外法律服務“江蘇品牌”在全國叫響。 江蘇泰和律師事務所律師蔣宜貫向記者講述了一個案例:我省某船舶公司經法院裁定進入破產清算程序。律所管理人調查發現,該公司在新加坡某船舶公司有70%的長期投資股權,決定向新加坡高等法院提起認可破產清算程序在新加坡具有域外效力及管理人身份的申請。經過多次聽證,今年6月10日,新加坡高等法院對我國的破產主程序以及管理人身份表示認可,該企業合法權益得到有效保障。這也是新加坡法院首次認可我國破產主程序及破產管理人身份,為我國企業在處置境外資產、推進中國法院和新加坡法院開展跨境司法合作等提供了范本。 目前,海外法律服務中心成為江蘇涉外律師維護中國企業合法權益的“戰場”,也是他們實戰成長的重要平臺。我省已依托海外法律服務中心,建立4個涉外律師實習培訓基地。 “我們將圍繞職責定位深耕細作,緊盯服務實效推進模式創新,著眼長效發展注重規范運行,努力推動海外法律服務中心運行實現規范化和長效化,提升涉外法律服務競爭力和創造力,為江蘇經濟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和‘一帶一路’交匯點建設提供有力法治保障。”省司法廳廳長柳玉祥表示。(胡蘭蘭 王慧云)
|
